2018年9月28日后,所有大满贯得主都超过30岁。
西里奇,生于1988年9月28日。
德尔波特罗,1988年9月23日。
男子网坛还从没有过这个奇景。
1、客观上讲,三巨头的存在一定会造成新人无法出头,从而使整个网坛看起来一副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状况
2、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提升,体力衰弱速度和经验技术积累速度的对比关系变化是大势所趋,前代巨星巅峰的延长必然造成后代巨星出头之日延后,但同理后代人的巅峰期也会相应延长,最终前后基本平衡,比如前代巅峰是23-35,后代是28-40,这个可能就是以后的“新常态”。最极端但可同理参考的例子是武侠世界,牛人都是中老年,后辈高手积累经验到中老年再接班,但偶尔也还是会有不世出的少年天才。
3、不必苛责球员,毕竟网球都是个体户,要他们“为了网坛未来发展”放弃个人的荣誉地位、经济利益以及个人追求,这显然是一个过高的道德标准,不适合用来约束人。
任何时代都同时是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每一代年轻人也无一例外的被上一代人视作垮掉的一代,但事实上这些担忧往往都是杞人忧天。现在一切的舆论纷争,都不过是粉丝之间我爱你但不爱他的嘴炮运动。
三巨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盛景总会过去,新时代王者终将降临。几个人的更替影响不了网球,网球不需要拯救,如果堂堂网球运动连这点小波折都挺不过去,那么它即使消亡了又有什么可惜。
【 在 kosv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少数巨星垄断时间过长,资源长期堆积在少数几个人身上,年轻人得不到冲击大满贯必要的资源导致的后果,透支了网坛多年后的发展潜力。
: 等他们退役后,再看网坛,萧条是必然的!
资金是推动网球运动发展的最主要链条,球迷体量和消费投入比例是资金选择在某项运动投入多少的参考基准,而偶像球员是维持球迷群体的关键来源,网球又是个小众的单打运动,一旦辛苦造就的偶像球员退役,球迷群体势必衰减,逐利的资金需要重新锁定挖掘新偶像球员,而体育造星比娱乐造星的周期要漫长艰难许多,一个优秀球员能否成才,能否出成绩变数都是很大的,因此培养并保持网球球迷的观球习惯和消费投入比其他运动要困难得多,很多球迷并不是对网球这项运动产生兴趣,而只是对球星的喜爱,这是资金诱导的结果。
放眼当今网坛,少数巨星垄断太长时间导致的后果就是依赖这几个巨星培养起来的球迷会对其他网球后起之秀抱以轻蔑,抵触的情绪,资金如果不能提前有效分配到年轻人身上,及时接班,一旦长期垄断的巨星退役,萧条期必然到来,这不是体育运动自身魅力能挽救的了的局面,需要长时间的体育造星过程来重新恢复球迷群体的观赛体验。
举个例子90-03年,网坛基本是百花齐放的局面,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垄断时间5年左右,总有不同类型的球员登上大满贯冠军领奖台,总有新面孔可以更有效刺激和调动更多球迷和观众的观赛热情,保持对未知结果的兴奋程度,使受众更广,才能推动网球运动的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观赛习惯,也为后来的垄断格局打下基础。
而到04-18年,三个人就包揽了80%以上的大满贯,如此少的偶像球员,如此长时间造就的球迷群体早已将网球受众的可能性一缩再缩,长期养成看这三人的球迷,会产生对新人的先天排斥,一旦退役,他们对偶像逝去的遗憾会不自觉地传染到造星迟缓的网球运动上来,球迷和观众锐减,门票收入锐减,投资赞助锐减,球员奖金降低,更难以吸引天才运动员去练网球这项运动,形成不良的正反馈。
再举个例子,足球和篮球运动员现在运动寿命也很长,但是为什么这两项运动群众基础更深厚呢,除去运动基础设施的因素,这两项运动的球员更迭快,球星类型和数量众多,适合更多人喜欢,可以吸引并维持更多球迷观赛,进而吸引更巨量的资金投资,更多天才球员选择足球或篮球运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男子网坛三巨头的长期垄断格局,功在一时,利在当时,而后患无穷,恢复期必将是缓慢的过程。
【 在 gaoshenm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客观上讲,三巨头的存在一定会造成新人无法出头,从而使整个网坛看起来一副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状况
: 2、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提升,体力衰弱速度和经验技术积累速度的对比关系变化是大势所趋,前代巨星巅峰的延长必然造成后代巨星出头之日延后,但同理后代人的巅峰期也会相应延长,最终前后基本平衡,比如前代巅峰是23-35,后代是28-40,这个可能就是以后的“新常态”。最极端但可同理参考的例子是武侠世界,牛人都是中老年,后辈高手积累经验到中老年再接班,但偶尔也还是会有不世出的少年天才。
: 3、不必苛责球员,毕竟网球都是个体户,要他们“为了网坛未来发展”放弃个人的荣誉地位、经济利益以及个人追求,这显然是一个过高的道德标准,不适合用来约束人。
: ...................
冲你打这么多字,必须给个赞
【 在 kosvan (bluff) 的大作中提到: 】
: 资金是推动网球运动发展的最主要链条,球迷体量和消费投入比例是资金选择在某项运动投入多少的参考基准,而偶像球员是维持球迷群体的关键来源,网球又是个小众的单打运动,一旦辛苦造就的偶像球员退役,球迷群体势必衰减,逐利的资金需要重新锁定挖掘新偶像球员,而体育
: 放眼当今网坛,少数巨星垄断太长时间导致的后果就是依赖这几个巨星培养起来的球迷会对其他网球后起之秀抱以轻蔑,抵触的情绪,资金如果不能提前有效分配到年轻人身上,及时接班,一旦长期垄断的巨星退役,萧条期必然到来,这不是体育运动自身魅力能挽救的了的局面,需要
: 举个例子90-03年,网坛基本是百花齐放的局面,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垄断时间5年左右,总有不同类型的球员登上大满贯冠军领奖台,总有新面孔可以更有效刺激和调动更多球迷和观众的观赛热情,保持对未知结果的兴奋程度,使受众更广,才能推动网球运动的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观赛
: ...................
目前的现状是,近年女子网坛依旧能保持有新面孔的天才少女夺得大满贯的节奏。以本次美网为例,世界第一哈勒普的赞助少的可怜,阿扎莲卡复出拍子都没有赞助,女单冷门迭爆,间接说明女子高排名选手的资源分布较为均质化和平民化,也说明资源累积对女子选手在网球这项运动上的竞争所给与的帮助不足以拉开成绩上的差距进而形成垄断,这与女子选手的体质和心理有关,大小威的身体素质和开创性打法例外,这是另一个问题。
男子方面,则是垄断的局面,这个版面有人贴过男子网球选手的历史总奖金统计,差距是极为明显的,也基本符合目前垄断球员的分布,说明资源累积对男子网球选手的成绩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
举个资源影响球员成绩的例子,鲛科维奇自认已经天下第一了,连炒长期合作的教练团队,迷信精神疗法,结果如何???
试想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家里不是富二代,不要大合同,不要赞助商,不要重金请来的教练,体能训练师,理疗师,营养师,比赛还要自己穿线,调磅数,在破烂的露天场和青少年练球,捡球还要自己去,在世界各地打比赛挣积分,酒店机票要自己定,下一顿饭在哪吃都要自己费心,你让他们试试???谁能保持状态,出成绩???资源就是用来干这些事的,以及大量的辅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