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你们这些没孩子在准备小升初的,都是拍脑袋在空想
http://m.newsmth.net/article/ChildEducation/470707
北京的教育,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搅浑水。这是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的特征,也是北京教育的基本特征。
2. 官本位。有爹上牛校,这是西城的特征。
3. 拼娃。这是海淀的特征。
4. 大锅饭。这是东城的特征。
5. 放羊。这是昌平、延庆等郊区县的特征。
我先讲讲第一点。
为什么北京中考、高考试卷简单?
是因为方便搅浑水。怎么个方便搅浑水法?试卷简单了,原本高能牛娃才有败给普娃的机会,才方便所谓的阶层流动。同样让你默写一万遍10000,你不见得能赢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得从第二点谈起。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在北京尤其如此。有爹,保你一路名校上去。在西城格局尤其如此。当然官二代们同样存在竞争,官二代也不意味着家里不重视教育或者说孩子水平低下,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不做展开。
既然官二代们已经预定了一部分名校名额,但人民大众还是需要阶层流动的。怎么办啊?那就搅浑水吧。中考、高考简单化,让你们牛娃流动到渣校去、普娃到牛校,这不就搞定了么?实在不行,还有退一步的中考的名额分配、还有小升初的大派位摇号,等等。教育资源不是要均衡吗?生源就是最大的教育资源。把牛娃均衡到渣校,教育资源就均衡了。所以您自己的命运,让别人掌握去吧。
那么相当数量的不甘心的家长们怎么办?从小鸡娃。这就是以海淀为缩写的家长众生,当然包括西城的普通家长(这些家长可能也是各行业佼佼者,但官位不够),当然也还有东城。
于是你可以看到,海淀课外培训机构林立。以学而思为代表的课外机构,已经把鸡娃提前到
了两三岁。论数学,北京第一大赛事迎春杯五六年级决赛题目,已经不是绝大部分非清北出身家长能搞得定的了,更遑论还有大师赛。我曾经不止一次见到一些非985毕业的家长,听三四年级课程都一头雾水,课间夫妻俩人为老师讲的是啥掐架。论英语,三年级过FCE的比比皆是,更有三年级CAE优秀的,您要是到小升初连PET都没过,那真是不好意思出来见人。论语文,二三年级四书五经读起,古今中外名著务必过目。当年保送北大中文系的某老师曾经在讲座上说:龙校的语文很难,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红楼梦》读了不下十遍,但它考的《红楼梦》的有些题,我也不会。
这些家长图什么?图的是搅浑水的时候,孩子能多那么一丝丝胜出的机会。
中考580满分,实验国际班、十一国际班、RDF等等,录取分都在560分以上。您要是和娃一起努力了半天,最后作文被多扣几分、其他科目看走眼错两道题,或者体育给扣上几分的话,那真保不齐回家哭去吧。高考,那也是一分一操场的架势。不是要打破阶层固化吗?指的就是你们这些人。
郊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基本上认命的份儿。学校教育质量低、家长觉悟的少、也缺乏实力,这些生源,绝大部分都是北京考生中的基数而已。
北京,是一个教育资源很不均衡的地方。北京的教育质量高吗?我得问您是指平均还是指啥?我和马云平均财产也还是很高的。您要问北京有优质教育资源吗?我明确说有。一些好的中学,清北硕博是应聘的基本门槛,带竞赛的特级教师一抓一把。每年五大竞赛获奖而保送、走自招的,爬藤的,人数很多。一个中学每年一票爬藤的,不是谈论刷题拼高考的某些所谓高考大省的学生能比的。但您的孩子,能不能够得上捞得着,那就是您的问题了。
在这个版上的,应该都还是相对注重孩子教育的吧。我不知道您家是否朝中有人。如果没有,那我只能祝您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