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斗米恩升米仇”回想我的大学女生宿舍
“升米恩斗米仇”我自己字面理解,以为意思是救人一升米别人会感恩,给人一斗米别人会嫉妒,会恨
2005年我本科上了老家省级大学,同宿舍6人,是3个专业混合的女生宿舍。我的专业只有我自己,是录取分最高的专业。
和北京的高校生源比例还不太一样,地方大学的学生多数都来自本省,整体上讲也是农村考生居多,条件好的相对少。
我来自城市公务员家庭,另外5位都来自县城和农村,条件稍有差别,有的小康,有的负担重。父母层次上还是差一些。
还记得刚入校的那天,小康的舍友,独生女父亲是包工头的还来送一下,搬行李买东西,收拾妥帖。有的父母都没有见到。我爸妈以及司机忙前忙后,给我抢了下铺,给我洗军训衣服,收拾衣柜,忙活两天才走。现在想想确实有点招眼。
不过我一直以来和室友相处都还不错,不是一个专业也没利益关系。没课时一起逛街,一起去网吧,夜聊八卦。我谈恋爱晚上回宿舍晚,她们还会主动帮我打开水。我经常给她们带些吃的喝的,我爸妈动不动就来看我,来了还会请全宿舍去当地最好的酒店吃饭。
大三的时候觉得宿舍条件不好,和我们班的两个女生一起在校外租房住了。房租不贵,至少是独立房间,洗澡方便有空调洗衣机了,我妈妈也很支持。
大四的时候我们学院要从老校区搬到新校区,宿舍也整体搬迁,我也没法继续在老校区租房了,准备到那边回宿舍住。
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我一直在外面住,舍友们派了一个和我关系最好的代表打电话通知我,她们集体反对我回去住,并且已经向学院反映,以不同专业为由要求调整宿舍。
其中过程不表了,反正我也没纠缠,因为无论怎样已经没办法相处了。我只是对人心极为震惊。最后我搬进了另一个混专业的宿舍。已经大四了,女生宿舍小团体已经形成,新宿舍明显对我也不太欢迎,但是学院安排也没有办法,反正住得也别别扭扭不太开心。
在此我也得感激一下我的辅导员老师,为了这个女生宿舍的安排煞费苦心。他也不懂其中真正原因,以为只是专业隔阂。在新的宿舍楼我的宿舍被安排在我们混专业的交界处,我之前的宿舍也变成了2个专业的混专业宿舍,被安排在那2个专业的交界处。
现在想想女生宿舍的勾心斗角还挺有意思的。但是原宿舍的舍友我断了和她们的一切联系,只有那个给我打电话的女生我还有她的朋友圈。当时不让我回去她是不太赞成的那一个,还和其他人争执过。
只许她们恨我?我也恨她们,至少我的做法会一直恨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