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直驱是否省油,喷子们都来看看这篇雄文
难得一见的有理有据中文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387780。
几个重点:
1 中高速巡航时,串联并未必会比直驱或并联费油,有的系统反而更省油(例如日产的串联note比有直驱的immd省油)。串联更省油的关键在于:为了中高速直驱的状态较为稳定,直驱的发动机工况可能偏离最高效率工况较多(见附图中的骁云发动机工况图)。此外,immd的电池太小,也是节能的瓶颈,因为没法很好低利用缓冲池的作用平滑发动机的功率峰谷(不理解缓冲池的统计优化意义的喷子们自己去补习初等概率统计,以后别张口就说“背个大电池跑是浪费”了,这水平跟张口就脱了裤子放屁的村炮没啥区别)。
2 增程方案完全可以小型化,提供更接近纯电体验、能效高、没有续航焦虑的代步工具。
3 (这个作者没说,是我自己的):从note和immd的油耗对比看,dmi在节能方面未必能比note强多少,被比亚迪吹上天的dmi架构的节能潜力也未必强于简单得多的纯串联架构。
@tsa300 @googlestyle
用小型车和紧凑型车来讨论油耗?怎么不说ex5的电耗能开到10kwH/百公里?
note的发动机排量和功率更小,其最高热效区的负荷肯定会比飞度的低,更能匹配这个级别车型的高速工况,再加之更大的电池调节空间。
这一来二去,note更好的热效匹配,反而将飞度更高热效的机头以及更低的能量转换损失带来的优势给抹平了。
所以,综合来看,本田将insight上这款动力系统的小型化来适配飞度,有点削足适履的味道,并未体现出immd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说,小型车和高效的低功率发动机可以缩小串联与直驱之间的差距,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反超。
但是车型放大之后,A型车和SUV上,直驱和并联的效率比串联高几乎是必然的。
【 在 qtpr (Transcendence constitutes selfh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一见的有理有据中文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387780。
: 几个重点:
: 1 中高速巡航时,串联并未必会比直驱或并联费油,有的系统反而更省油(例如日产的串联note比有直驱的immd省油)。串联更省油的关键在于:为了中高速直驱的状态较为稳定,直驱的发动机工况可能偏离最高效率工况较多(见附图中的骁云发动机工况图)。此外,immd的电池太小
: ...................
通篇都在说直驱省油啊,最后结论说飞度不省油就是发动机没匹配好啊,潜台词就是发动机匹配一下,直驱仍然比串联省油。
至于增程能不能小型化?这难道还有疑问么?你看看除了理想之外,别的增程车都是小车啊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一见的有理有据中文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387780。
: 几个重点:
: ...................
确实没看明白你反复强调的那张图,图不是正好说明了在很宽泛的转速区间内发动机都工作在一个高效区吗
我猜你是想说高转速的时候不是很高效?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一见的有理有据中文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387780。
: 几个重点:
: 1 中高速巡航时,串联并未必会比直驱或并联费油,有的系统反而更省油(例如日产的串联note比有直驱的immd省油)。串联更省油的关键在于:为了中高速直驱的状态较为稳定,直驱的发动机工况可能偏离最高效率工况较多(见附图中的骁云发动机工况图)。此外,immd的电池太小,也是节能的瓶颈,因为没法很好低利用缓冲池的作用平滑发动机的功率峰谷(不理解缓冲池的统计优化意义的喷子们自己去补习初等概率统计,以后别张口就说“背个大电池跑是浪费”了,这水平跟张口就脱了裤子放屁的村炮没啥区别)。
: ...................
人家里面说了,飞度比note油耗高那么一丢丢是因为发动机没匹配好,匹配好了还是会比note省
而且note是小车,高速时风阻小电机可以高效区间运行,对于理想one那么大一台车来说,需要
直驱能力来改善高速工况,反正我3T X5高速只要7个油,如果2T的还会更省油,理想one先做到
这个水平再来说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一见的有理有据中文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387780。
: 几个重点:
: 1 中高速巡航时,串联并未必会比直驱或并联费油,有的系统反而更省油(例如日产的串联note比有直驱的immd省油)。串联更省油的关键在于:为了中高速直驱的状态较为稳定,直驱的发动机工况可能偏离最高效率工况较多(见附图中的骁云发动机工况图)。此外,immd的电池太小,也是节能的瓶颈,因为没法很好低利用缓冲池的作用平滑发动机的功率峰谷(不理解缓冲池的统计优化意义的喷子们自己去补习初等概率统计,以后别张口就说“背个大电池跑是浪费”了,这水平跟张口就脱了裤子放屁的村炮没啥区别)。
: ...................
1.5kw远比0.86kw大……
原文也给出结论了:
==================================
想让我国的消费者以这个价格来买一辆小型车,挺难的,给你一句:省油不省钱,或者开10年都省不回油钱,game is over!
Epower版的note也是同样原因,难以引入,不过更高等级的车型,比如A级B级车引入一两款倒是可以期待。
同时,我倒是觉得epower这种动力形式,可以像immd一样,给我们的自主车企一些参考,虽然理想one是插电的串联模式,但毕竟背了一个几百公斤的大电池,各种性能大打折扣。
【 在 qtpr (Transcendence constitutes selfh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结果是note电池远比immd大,但比后者省油,且更接近纯电体验。所以你们村炮喷子理解不了任何稍微复杂点儿的事理,只会脱了裤子放屁。
: ...................
Immd版本的飞度相比insight,车重变轻,则高速时负荷变小,同一台发动机如果在insight是正好工作在高效区,那么在飞度上,则其负荷点会下降并偏离最高热效区。
即便有电池来调节负荷,但其容量毕竟只有0.86度,能调节多少?
而最能佐证这种说法的,莫过于insight的wltc油耗数据,综合油耗28.4km/L,相比飞度的29.4,相差甚小,而insight的车重则是1.37吨,比飞度重了近200kg。
【 在 qtpr (Transcendence constitutes selfhoo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田的工程师是故意不匹配好?比亚迪的工程师是故意让骁云发动机偏离最佳工况?
: 你的一贯表现:根本不关心事实,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为此目的造谣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