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我看了一套房,18年成交99万,现在成交155万。
整个小区都是这个涨幅,学区交通周边商业环境均没有任何变化,对本来就不可能留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是当头一棒。
听了几个拆迁户的故事,有些人不工作就等着拆迁,可能本版看不上,拆了也就给个几百万加一套房,但是在小地方确实可以不工作了。
说说我最近租房的事,基本上没有合适的,要嘛价格很高,2000以上,要嘛特别破,或者就是用来出租的,我就很纳闷,多花个一万块把厕所厨房整一整,就可以把租金提上去,但是就是没有房东这样做,如果可以长租,不涨房租,我可以自己掏钱装修,可惜房东基本上没什么诚信,风险太大,农村人不能租公租房,觉得很操蛋!
房价应该是涨不上去了(跟收入对比),我最近在看政府的报告,本地这两年有个趋势,房地产税在税收的比重有所上升,感觉税收来源问题很大。
至于版上有人说的体制内降薪,这几年长三角珠三角的薪水确实有点高,但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体制内的收入都不会差,而且体制内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这个是不会改变的。这两年体制内收入暴涨完全是因为无人可用造成的,这个版可能很多都不是体制内的,或者是在国企科研院所高校等非政府部门,所以不太清楚体制内的情况,情况真的很严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会有更多二逼的政策出台。
希望选调生能尽快成长起来吧,体制内的评价体系也得调整,不能只能上不能下,能力不行就得下,不能老是按资排辈,占着茅坑不拉屎。
说回年轻人,迷茫是年轻人的通病,都说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国家并没有给年轻人希望,很多时候,迷茫并不是房价过高生活成本过高造成的。就像土木,其实土木从业人员薪水并不低,但是那种离家索居的生活,真的很让人绝望。
一个底线,一份保障,就是希望所在。我们国家好的地方,就是在尽可能的兜底,我最近比较喜欢的一个比喻就是发达国家追求的是橄榄形的社会结构,而我们追求的是三角形的社会结构。而保障,我再想想,不知道怎么表述。
还是没想到怎么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这个保障的概念,我大致说一下。所谓保障,就是你的努力你的奉献不会被埋没,市场经济下,工作就是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一锤子买卖,就算你今年兢兢业业,明年离开了,你的贡献也会清零,这是非常打击人的,以前体制内有一个制度,就是多年优秀,在工资福利上会有所倾斜,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在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时应该考虑这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