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院士这次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说明 zz
关于张院士这次自然科学一等奖,我来说两句。张院士这次得奖的名称是“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和研究”,为什么得的是自然科学一等奖?因为奖励的是模式和理论创新,但现在发出质疑声音的媒体和公众大部分聚焦在用于展示理论的原型系统上,这本身就是南辕北辙。
就算说这个原型系统,也绝谈不上“盗用”之说,透明计算原型系统开发时确实使用了大量的开源软件,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直观的验证模式和理论的可行性。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最早的Windows是基于DOS系统的,IOS是基于UNIX的,难道Windows和IOS的成就是属于“盗用”DOS和UNIX么。
再回到理论本身,自然科学奖奖励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自主创新研究,“透明计算”理论概念的提出最早要到05、06年,相关的研究比这要更早(SOPCA,小宝),那个时候连网格计算都是前沿,什么云计算、大数据更是闻所未闻,就是现在世界上也没有哪个理论是和透明计算一样的,说透明计算是自主创新一点也不为过。
至于“透明计算”是否够一等奖的分量,这涉及到评奖导向和评奖标准。“透明计算”本身就是问题导向,致力于解决我国操作系统受制于人和系统安全问题。“透明计算”难成国际主流,因为是它要解决的就是中国问题;“透明计算”看起来不那么先进,但确实为解决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提供了一种过渡方案,在无法完全替代国外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实现了桌面上用着Widows但在底层对数据和应用操作的全程监控。“透明计算”得了一等奖,是评委们评选的结果,可以说是在国家重视网络安全大背景下的“时势造英雄”。
最后想说的是,这次一等奖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有很大关系,相比于前几次数学、生物、地质等小众领域的一等奖成果,这次一等奖在IT领域,而懂IT、用IT的人多了,有兴趣关注和讨论的人才多了,这也是信息化发展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