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肢体的重生之路
吏军雄 高山小湖
------------------
在这启蒙运动之后的世俗时代,无数人染上了理性至上的毛病,倾向于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直接加以排斥或否定。重生,这个在基督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字眼,让今天的大部分人感觉陌生和不可理解,甚至也被一些基督徒忽视了,使他们主内肢体的身份显得有名无实。
话说前番行经岭南,在郁郁葱葱的海滨公园里,得一次主内交通的机会,我同基督徒王经理聊了起来。王经理是才刚上了一个慕道班之后就受洗了的,还得了一张精美的受洗证。虽然受洗了,王经理却没有能够做到勤读圣经,倒说自己对胡适、鲁迅这些人的书的爱好,从小至今硬是一直不减。我听后大吃一惊,坦诚地告诫说,受洗并不等于重生,重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重生的基督徒,是不会很喜欢阅读胡适等等人本主义者所写的书的;最要勤读的书是圣经,然后就是两希文明的摩天巨人奥古斯丁的书。我还提醒,受洗之后要追求重生,不是领了一张受洗证就可以进天国的。王经理这才开始认识到,在胡文士的粉丝和耶稣的信徒之间,有一道万丈鸿沟,自己得跨过去。
何谓重生?大多数的世俗人本主义者可能从未想过这问题。所谓重生,就是成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被所谓的启蒙哲学污染了心灵的世俗现代人,当然是会不懂的。重生,是有信仰的人关注的问题。
两千年前的那个晚上,尼哥底母向拿撒勒人耶稣讨教重生的问题。尼哥底母怎么也不明白一个人再出生一次的道理。他十分困惑,两次求问“如何能”有此事。重生?天底下怎么会冒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圣贤,是既不会讨论也不会明白重生是怎么回事情的,他们甚至做梦也没有这个概念。重生,是把属天的生命融合入人的灵魂中,是把属天的性情移植到人的灵魂里,我们因此分享到造物主的性情,成为他的子女。我们接受造物主基督的气息,基督藉着圣灵住进我们心里,我们永远归属至高的主。
人凭自己旧的有罪的本性,不能到造物主面前来。我们天生是与造物主为敌的,不愿意遵守他的法则。其实,我们即使愿意也办不到。对此,《罗马书》第八章说得很清楚。圣保罗的寥寥数语,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决定意义,远远胜过了柏拉图、西塞罗和孔子的千言万语,也就难怪人类用南半球最大的城市来纪念他的名。
苦难的历史让我们明白了圣经所揭示的原罪论是多么深刻而有力。我们绝不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轻率观念。我们属血气的性情,是一种自私的性情,甚至无法改造。基督教要我们重生,把旧我完全抛弃,不是修修补补就能够了事的,而是要把旧我钉死在十字架上。
重生的人,知道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且是有规律的。他们晓得科学规律是上帝设定的,不是自然地偶然地生成的,宇宙和人类社会因此都是要遵循秩序的——这是今天的文明之所以能够诞生的信念根基,即是17世纪的天才们的信念根基。重生的你,明白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的区别,勤读圣经,忏悔改过,不再以人为中心,而以造物主为中心,将荣耀归主。你过去可能很骄傲,自高自大,对自己本身的力量、愿望和目标,看得很重要,气势显得不可一世,现在,你开始真正地谦卑起来。过去的生命中也许充满了对人和对事的憎恨,既妒嫉又不满,心怀恶念,但是这些问题将不复存在。
你曾经不把说谎当一回事,思想中、言行里充满了伪善;这些都有了改变。你过去顺着肉体的私欲行事,但现在不同了,因为你已经重生。你可能在还会在魔鬼的手里上当,中他的圈套,但你做了贼事之后立刻觉得难过,迅速地向主认罪,求他宽恕。重生后,你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了。
现代世俗之人,看了如上的关于重生的叙说,或许会想道,原来这就是重生啊,对我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啊。然而基督教千年如一日地教导要追求重生。圣经说,人若不重生,不能进天国。耶稣说得斩钉截铁:“你们必须重生。”凡是要进天国的人必须重生。
在不信真神的运动即启蒙运动之前的欧洲社会里,重生和进天国,是几乎所有人的最大盼望,但丁、哥白尼和开普勒都不例外。欧洲历史上的灵性气氛浓厚,修道院的修道士和修女,将劳动和清贫神圣化,用超世俗的精神力量,为基督徒的重生树立了震撼人心的榜样。在长达千年的岁月里,欧洲人的精神世界是主次分明的,基于以色列启示的信仰被放在第一位,理性被放在第二位。这就是基督教神学为主人,希腊哲学为仆人的关系,即仆人为主人服务。哲学为神学服务,最终结出了现代科学的硕果。
伟大的神学家奥卡姆和罗杰·培根的门徒们将人类带入了科技时代以后,人类对自身的理性的抬举是越来越高。重视理性是应该的,对于摆脱宗教活动中的轻信和盲从,大有益处。因为,宗教信仰,不依赖于理性证明,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即迷信。所以不能完全轻看理性,甚至要重视理性。然而,过度高举理性,就是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理性至上,否定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超验现象。人类,毕竟不是宇宙的创造者,不是宇宙的终极根源。仅仅因为这种事实,我们就不应将自己的能力看为至高,对理性的抬举不可无休无止,不可抬举到以色列天启之上。不理解,就坚决不相信不认同,用人的理性来检验和批评造物主的启示,这正是启蒙运动的弥天大错。虽然,启蒙运动对于打击迷信和假神有功,但是却否认造人和救赎人类的真神,这就是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了。启蒙运动狂热地攻击以色列天启和基督教恩典论,将以色列历史中真实的上帝的故事视为人为编造的一派胡言,彻底地败坏了欧洲的灵性气氛,使很多人怀疑上帝和灵魂是否真的存在。幸亏美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否则今天的世界会更加糟糕。启蒙运动之后,欧洲的殖民活动扩展到中国等广大地区,启蒙哲学随同扩散,又极度地钝化了东方的灵性。启蒙哲学与圣经世界观尖锐对立,因为它激发人的狂妄性和贪婪性。如今的世界,再也难以找到几个不为财、不为色、不为权而动心的人了。不信上帝,自我中心,认为人类不是上帝造的而是从水里土里进化出来的,也就肆无忌惮,渴望为所欲为,甚至于在看到了进化论导致的种族屠杀的灾难之后,还是冥顽不化,无心向神。重生的概念,变得相当不现实了。
在阿奎那和波拉文图的时代,在路德和加尔文的时代,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够克服青春期的骚动,能做到清心寡欲,一心向主,就可获得重生。他们重生之前,不一定要有很多人生经历的磨练。因为社会上灵性气氛浓厚,年轻人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跟无神论和享乐主义斗争,不一定会陷入情欲的捆绑而同撒旦长期纠缠,大可相对容易地走上重生的正轨。现代社会,是被启蒙哲学霸占了讲坛的世俗社会,无神论和不可知论十分猖獗。人们折腾了一年又一年,还未必能摆脱这些糊涂观念的精神控制;重生几乎成了妄谈,或者干脆说是不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圣经世界观,不知道造物主上帝曾经直接与人类沟通,也就只思考看得见的人而不思考看不见的神,只思考物质世界而不思考灵魂世界。
但是,那些摆脱了无神论和不可知论而成为基督徒的人,仍然是要追求重生的。只不过,人本主义的启蒙哲学和世俗文化的毒害,还是不容易完全消除的。现代基督徒的重生,相对艰难,但依然是寻找宇宙的终极本源和明白以色列天启恩典论的心路历程。
现代基督徒要经历磨练才能获得重生,甚至必须经历绝望。现代社会,科技使我们看到了理性的力量,却不容易使我们看到理性的有限性。但是,只有在理性的尽头,我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被造物的光景是多么可怜。经历绝望,就是要在这高科技几乎无所不能的时代,能看到高科技背后的那压倒一切的、主宰一切的造物主的力量,能认识到自己全然无能,对人的力量彻底看透和彻底失望,完全相信一切都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内心不留任何一点对人的能力的幻想。
每一个人,终将面对那全然无能和全然无力的一刻。基督徒是在提前做好了准备。
即使没有见识这二十年代的惊心春夏,我们在此之前也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软弱和无能。
一位历史学家说道:“人类失败和无能的时刻,也应该是永恒的力量得到证明的时刻。”我们只能依靠对这种永恒的力量的坚定信仰,获得重生。
---------------------------
---------------
-----------------------------
----------------------
帕金森:扶起压伤的芦苇,挑旺将残的灯火,是我一生最大的喜悦与成就
道尔顿:从12岁当到78岁的校长,点燃工业革命的火炬,改变了人类文明史
------
[箴9:10]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