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不是不好 但这个维度的评价体系 一家独大的情况下 高校的工科 彻底 理科化了 像交大疏浚船这种 标志性成果 再也出不出来了 看看交大现在的那些人才,一水的灌水达人 就没有一个做实际工作的,这可是工科院校啊
论文不是不好 但这个维度的评价体系 一家独大的情况下 高校的工科 彻底 理科化了 像交大疏浚船这种 标志性成果 再也出不出来了 看看交大现在的那些人才,一水的灌水达人 就没有一个做实际工作的,这可是工科院校啊
比如这篇文章,有80+个作者。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36-2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n……
我还告诫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做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
博士毕业前投出去的期刊论文到现在还在under review没接收,当然这部分内容之后也写进了博士论文里。 但现在博士已经毕业且博士论文已经放网上可查了。 那这个期刊论文一般还能投出去吗? 万一被拒了,是不是没办法再投了?
国内的中文核心期刊,去年3月份投的,5月份显示终审通过,然后一直是终审通过,今年实在忍不住,问了问,编辑说终审通过不意味着能发表,今年都不一定能排上号,让我再去投别的期刊。。。。我心里当时那个气啊,以前还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一般杂志社发表不了就会跟你说退稿,不耽误你时间,这个给你来个明显迷惑性的终审通过,然后你不问他们……
对颜宁姐姐你们总没话说了吧。 她算不算一门心思搞研究,不动歪脑筋拉关系的杰出代表。 来自 ELE-AL00
科技日报在报道中表示,陈杲攻克的是一道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据介绍,这项成果属于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该领域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另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一直是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 值得注意的……
前期灌水评职称可以 副教授就已经稳当了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能再赶你走 接下来就要看谁能给国家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副教授以上职称建立一个新的评价体系 肯定有混日子的 这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对于不想混日子的那就得拿出真才实干了 任何体系都有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按论文从上到下一刀切是很不合理的
重点、面上、优青、重大。。。。一堆名堂,还在走帽子的老路,科学问题哪里有什么重大不重大,只有能解决和不能解决2类。以后这种分类应该统统取消,只有把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谁能解决谁上。这种自娱自乐早该停止了!
那个师兄快毕业了跟导师请教在高校当老师到底好不好。 导师语重心长地跟他分析在高校的利弊,然后还跟他说,建议他看看围城这个小说,说那个小说中的事就是高校的真实写照,虽然那是几十年前的高校,还是个刚建立的乡村大学,但是跟几十年后你所在的这个一流大学没有本质的区别。 然后师兄好好读了一下这个小说,当时还老是跟我们讨论,但最后……
我研究的是经济学,偏理论 投了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RES 是经济学领域五大顶级期刊之一,特色是微观经济学。我研究的也是微观经济学,所以,文章与RES算是对口吧。 投过去了,还损失150美金的审稿费。 结论是: I enjoy……
还是党才是学术界的 蓝领科研工作者 的靠山 否则精英治校一定是 学术界的 大资产阶级 垄断所有收益 蓝领民工一无所有
这种规则形成之前,国内大学发学位的要求是什么?只写一篇大论文就行了吗?有点不可思议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https://www.ixigua.com/6904474513782604292?logTag=HR1p4ssJrWqYrVP6eIb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