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主操作区在左侧,一个在右侧,杂物书籍水杯放在左侧舒服还是右侧舒服?
求安慰宽解。女娃初一,家距离学校10公里。早上因为堵车,娃必须6:15出家门,基本上闹铃5:55起床。晚上回家赶上晚高峰,家长开车回家基本55分钟到1个小时,娃自己地铁大概要50分钟包括从学校走到地铁,背着很重很重的书包。试运行一个学期,娃睡眠不足,两大黑眼圈,人憔悴。问她有没有上课犯困,娃说我能坚持。但是每天都很焦虑……
文章转载自【养娃一件小事】,一个专门鸡娃的公众号。 10个中小学生,7个是近视。 【2020年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显示,历经史上超长寒假,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近视低龄化形势严峻。自此,鸡眼(近视防控)成为全国鸡血大业。那么,鸡学习和鸡眼可以兼顾吗? 敢作为,方可成大业。鸡血妈妈们将刻苦钻研的精神发扬……
“以往送到我的班里的学生,家长都是当官的, 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的。 你妈妈一年挣多少钱?[b]别怪我瞧不起你。[/b] 我告诉你 某某的妈妈一年挣得钱比你妈妈50年挣得多 ...... [i]你们素质是一样吗![/i] [b]能一样吗![/b]” 目前,该教师已被停职 https://v.do……
小区机构询价200元一个半小时 实际老师实际教学和指导时间不到30分钟 基本上一个多小时都是孩子自己在练
【完成项目】 下学期的语文书刷了一遍 大概就是生字会写七七八八 课文都会读 该背的背了一遍(然后就忘了) 数学刷完了一本八年级练习册和一本四年级口算 代数知识点比较熟悉 几何学完了三角形部分 英语进展缓慢 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了 【想得美的项目】 下学期课内作文-本来想趁着寒假都写完的 结果……
不过,学生不可能总在学校,还是得回家。于是,防沉迷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肩上。为给家长支招,教育部近日又发布了《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提出了“五要”:一要善引导,重监督;二要重表率,立榜样;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四要导心理,促健康;五要多配合,常沟通。 这“五要”切中肯綮。贯彻“五要”的过程,其实也是……
想买点套装给娃增加阅读,正版一套动不动就好几百,pdd搜了下只要几十,应该是祖国版的,有买过的说说质量怎么样,能买吗?只要字迹清晰没异味就行。
我住的地方前后都视野开阔可以望远,所以白天娃看书间歇让其望远之。问题来了,晚上怎么弄?外面的光污染的世界应该对眼睛是有害的,那么闭目养眼?或者看家里远近陈设,看绿色鱼缸?这晚上怎么做对视力有益呀
娃今年九月份上初中,上学地铁只有一站地,加上两头时间,百度地图显示22分钟。因为附近路况复杂,3公里左右的距离也是不敢让娃骑车的。家长接送也不能保证。 刚看了群里关于初中生上学放学的帖子,心里也放嘀咕。这个可行吗?需要租房吗?
啥事儿都往家长身上推。寒假连个寒假作业也不发,尽让家长去搞口算题,作文日记,准备这个本子那个本子,又是彩泥又是画笔的。自己倒是省事儿,教材不用印,作业不用印,光动嘴哔哔就行了。
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因为我娃完美继承了我的性格,从优点到缺点都继承了。 所以每次忍不住要发飙时候,总是想起其实换个角色自己也是这副鸟样。
雨雪天气我在校内送娃都挺堵的,周围也大都是租房上学的,有钱的租大点的,没钱的租小点的,再小的房子也比娃5点多起来强啊 去年冬天天冷我开车送了一个月,娃需要早起10分钟,要是校外就不止十分钟了
娃二年级,接触两年英语,比较菜,苦恼如何提升娃的应用水平。。。。 平时英语阅读、看英语动画几乎为零,是不是从这方面入手增加接触英语的频率才是靠谱学习方法? 求推荐一些循序渐进的阅读或动画资源,如果有对应孩子年级的分级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