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xuwob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庄托,昨天在01假摔到1820的时候,发帖说赶紧抄多,然后05合约在1770的时候,可以做空,对冲。
: 被人说是庄托,本庄托就来说一说逻辑,做一个有逼格的庄托。
: 一、认错
: 1.做错了,我就认,作为4个月的新韭菜,从01合约一开始1600附近就跟着看空,没有经验,错了我就认。
: 就是很简单,没有仔细研究,就一个高了就得空这个逻辑是最差劲的逻辑。
: 2.保留的认错:
: 第一基本面没研究,没有大空的基础,我没研究,是我错。
: 第二,价格炒高,虚高也是事实,这个倒是没有错。
: 但是最怕的是死守第二个原因,无视第一个原因,硬抗坚持到爆仓,这才是要命的。
: 二、基本面的逻辑
: 为什么严重看空是错的,基本面走强是对的?
: 1.供需错配:
: 供给端:1-3月疫情使得产出同比下滑20-30%(具体数据自己查),5-6月份开始上线产能,需要一个月的预热产线,进一步导致供给没跟上。
: 2.需求:
: 一是刚性需求:其他产业受当时需求影响,但是玻璃不一样,玻璃是存量需求,因为两年前的施工,现在完工才装玻璃,需求是存量积累,而18年施工同比17年增加10%左右,19年比18年同比增10%(统计局数据),产能16年在产产能9.3亿重箱,今年还是9.3亿重箱。看出来了没有?需求增,而产能没曾,还受疫情影响,下滑了。
: 二是疫情积累的存量需求叠加9-10月份旺季。这个要命,双重需求在7月份开始启动。
: 三、炒作因素
: 一是玻璃在地产业中成本占比小:对地产商来说,成本占比小,就有偷鸡而不被关注的可能,成本大的话,会被下游抵制。
: 二是玻璃盘子小:小资金就可以炒起来。
: 三是郑商所监管有问题,不多说了,都懂。
: 四是国家关注度不够,不是进口货,或者影响国济民生的。不出大事,没人管。
: 五是产业联合方正炒作,期货带动现货价格,现货价格助推期货价格,不要脸至极。
: 六是疫情影响重灾区是武汉,而武汉又是玻璃产能重点区。不光在产能上影响,主要在心理上影响,因为华中的价格一路飙升就是武汉疫情因素。而华中玻璃价格是领头羊,受刚需一路飙,不断打破人的心理价位,带动整体上涨。当你看到华中都1940了,你会觉得1800还贵吗?他能1940,我为什么不能提高到1800?
: 四、没错的地方:价格确实虚高
: 1.供给真的严重不足吗?
: 不是!
: 库存比去年同期高,虽然在快速下降,具体数据自己查。
: 产能已经超过去年同期。
: 05最高价格超过期货上市以来最高价270块,肯定有很大炒作因素。
: 2.需求真的很刚吗?
: 也不是,因为玻璃1-5月停工很多,地产也在停工。双方同样开工,虽然有错配,但是20年初库存非常高,足够支撑需求。
: 而且产能以后逐步上来,年底库存大概率再次上升。
: 整体库存预计呈现一个微笑曲线。
: 3.囤货因素
: 炒作的时候,中间商大量囤货,结果就是厂家库存看似下降,但是很多积累在中间商手里。
: 以后需求降温,产能提升的时候,中间商肯定抛货,库存又会析出。
: 五、现在01合约价格高吗?
: 高:价格泡沫,用天地良心来衡量就是高了。
: 不高:非理性,但是现货已经炒到均价1800了。期货1840不高不低。
: 六、我什么说1820抄入01合约,1770开始做空05合约?
: 一是对冲风险,目前多空风险都差不多,不要去赌。
: 二是有基本面逻辑:近月接近金九银十,远月产能库存提升,淡季因素,二者差价肯定不小。可在高点抛近月多,明年4月抛远月空。
: 具体策略见那个被说托的贴子。
: 七、结论
: 多空都有风险,谨慎操作。
: 如果现货1800,6月份涨了几十块,7月涨了150(大概数据,记不清了),八月还没到一半,已经涨了200多,通常9月是涨价高峰期,假设到九月中再涨200。现货2000均价的话,那么请问01合约的1820还贵吗?
: 八、重要提示:
: 历史最高价格发生在09年,但是在9月上旬达到最高点,建议可以参考,如果9月上旬最高,那么8月底可以考虑加空。
: 从基本情况来看,确有可能,因需求提前释放,炒作提前,导致高点可能也提前了,一般在9月中下旬到高点,但今年可能在9月上旬,考虑到期货有预期提前量。
: 以上不作为建议,只提供参考。
: 多也有风险:毕竟资金市,炒作极有可能迅速爆瀑布,谁都不知道哪个意外因素先到。
: 还有方正这个庄,已经存太多货了,盘子也大了,拉太高力量不足,也要出货,出货过程要有消息面,等基本面最热点出货最理想,谁知道现在是不是基本面最乐观的呢。所以多也有风险。
: 我的做法:
: 第一,我1820附近多了01合约,1770附近空了05合约,各20手。
: 第二,我做了纯碱01的多,成本1530附近,准备长线,轻仓。具体是另一个逻辑。
: 最后:
: 我觉得不管对错,讲逻辑,有讨论是比较好的氛围。
: 毕竟逻辑对了,期货市场各种因素,逻辑不一定100%对应结果。
: 但是逻辑错了,硬杠,却可能死得很惨。
: 讨论,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逻辑拿出来讨论,不就多多益善,避免错误信息和认知导致的血亏吗?
: 我几次跟V总请教玻璃是否可以空,他不太乐观,引起我思考,我才想自己是不是逻辑错了。
: 所以,我进一步研究发现,确实出发点是错的,因为压根没研究,没了解。
: 如果出发点是错的,那么即便赚到了,也是错的,因为以后肯定会赔回去。
: 还是最后一句:仅供参考,欢迎讨论,不提供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