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啥还用中文,难道不丢脸吗?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老外确实比你这样的有文化懂文化。那首歌挺老了,10几年前了,歌词很好很干净,浮躁的人是听不懂的。
你为啥还用中文,难道不丢脸吗?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老外确实比你这样的有文化懂文化。那首歌挺老了,10几年前了,歌词很好很干净,浮躁的人是听不懂的。
老外为我们写歌,真是太光荣了。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年代我上小学,还没学会骑自行车, 爸妈单位很近,他们也是骑车上班的。
: 老外都为我们写歌说北京有900万辆自行车。Check it out~~~Nine Million Bicycles
: There are nine-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
: ...................
你是八十年代就出国至今未归吗?你知道去年我伟大祖国GDP已经100万亿了吗?总感觉你像是从三十年前穿越过来的。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这个才10公里,骑车也就是半个小时。
: 在北京的考一代已经无法接受让自己的孩子骑车上学了。
: 我们小时候自行车才是主流交通工具。初中和高中班里都有不少骑车20多分钟半个多小时的,大家学习都好得很。我高中班里有个坐地铁单程需要50多分钟的,照样上北大。看来只能说北京70,80后老土著学霸比考一代能吃苦了。
继续投诉。当初准生证怎么搞定的?
请问各位,是否有相关经验,在此谢过
【 在 looking4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坐标朝阳区,以前外地大学毕业来京,落户集体户口。近些年在外地工作,孩子户口随母落地了外地。
: 现在买了房子,我的户口已经落到朝阳区的房子里,想办个孩子投靠父亲落户,卡在我的婚育情况证明上了。在私企工作,公司没有人事公章。朝阳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不给开,街道也不给开,派出所说开不出来就不能办,打12345投诉又给转到这派出所处理,死循环了。
具体啥技能?
【 在 timon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同年龄段人数的孩子大概在15万人左右。
: 孩子某专项技能,在这15万人中,谦虚的说能稳稳排进前100。
: 请问这种能力者算什么程度?
: ...................
简单介绍下什么情况
【 在 qtyt12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学习能力强的牛娃,都是天生的吧?或者说天生就具有普娃身上不具备的特质?普娃的话,通过后天培养,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吗?
: 纯好奇,期待版上高见
美术音乐表示不服。
【 在 ffff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化课搞个难度不高统一考试:15%的学生可以考满分,40%可以考90以上
: 择校看体育,体能+专项结合:体能从跳绳、短跑、游泳等基础项目任选3项擅长的
: 专项可以选择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等
: ...................
我看你是被版上某些帖子憋得受不了了,不吐不快
【 在 match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就是说加工能力吗,说句实话,这是偷换概念了。首先,加工能力不就是老师和教研能力么,人系学校加工能力就是很强,人家同样学生加工就很好,不用质疑,掐尖结果只是更加碾压竞争者;其次,掐尖代表什么?代表着给予那些好学的、学习好的、没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一次获取高水平教育资源的机会。毕竟不是人人父母都有钱能去买好学校房子的。所以,掐尖是善事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必然途径。
: 人才是怎么培养的?好学生加好老师,缺一不可。为什么要掐尖?因为大派位往往出现好老师没好学生,好学生没好老师,导致人才培养效率过低,大量机会浪费。如果你要质疑这点就想想,为什么好大学要招好学生,好学生为什么要去好大学?就东城这种底子不如西城海淀的,学生也不如别人的,在西城都没有能力搞大锅饭情况下,自己干了一个效率更低的事情,还好意思出来炫耀?那意思你均衡了就超越西城了,还是超越海淀了?二中航班怎么回事,东城教委心理没数吗?这就是一个博弈,都希望对方干傻事,好让自己占有优势,偏偏那个做了傻事的人还觉着自己有本事,呵呵。某些人以为不点招了有了快乐的童年了,可能吗?学的时间少了半点吗?压力少了半点吗?没啊,反而房价更贵了,住的更差了,还要天天研究那瞎几把搞的政策。在别的区还在拼的同时你在放羊,是觉着别人是傻子还是自己是天才呢?这样太心大了吧?反正上学家长都不傻,都咬着牙拼娃,就希望你家孩子相信加工能力、快乐童年,这样可以少个对手。
: 不能期待每个学校都有好老师,都能加工好孩子。好老师、好资源就那么点,凭啥就给那些占有学区房的人享用了?好学校资源是大家一起纳税建设起来的,凭啥你有房子就能霸占资源了呢?
: ...................
六年级还有集训队?闻所未闻。割韭菜也得有个底线吧。
【 在 Uning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上面说的考试机会是指六年级,其他年级不了解。六年级班型只有集训队包括预备队和一个创新班。您说的目标A班应该不是六年级班型。
能留住个别的,需要有个招牌
【 在 pavelbyr 的大作中提到: 】
: 归位完了有的人还粘在原机构多上一个呗
: 留住好学生第四就还是能达到的
没用的,就算小低能忽悠些小白家长,到了三四年级也诸神归位。
【 在 pavelbyr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一代真的要变
: 不开低年级集训队的 抢人方面有点儿跟不上
做的几年级的大通关?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级女娃。之前一直不爱做举一反三,说太简单了。测了几章确实都98%正确率。就没有勉强她了。
: 听说大白本《思维创新大通关》最难,买了想虐下她。看了下估摸着会做两三题不错了。
: 一个半小时做了3讲。总共48题,平均两分钟一题。对了43题。
: ...................
马虎的问题还是有的。已经形成习惯多年了,没有强迫他改,自己提高吧。
【 在 loi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家宝贝不打算草正确率如何?
: 我家自从我强迫打算草之后正确率提升不少,但是速度也慢了不少
还是看娃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我家娃是有不打草稿的能力,但同时也有马虎的问题,简单题容易出错。虽然从技术层面讲打草稿确实会降低出错率,但我觉得对于他来说不打草稿是比较次要的因素,做题风格、非细腻性格是主要因素,所以并没有去硬掰他不打草稿的习惯,等待他自己更加成熟稳重吧。
【 在 GraceM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歪楼问一下,到底应不应该打草稿?正想给孩子立规矩。
: 是不是普娃打草稿,牛蛙可以不打;或者说能保证全对可以不打草稿,爱马虎容易错必须打草稿?
确实很多奥娃都不爱打草稿,小奥时候形成的习惯,我娃至今几乎都见不到他打草稿。
【 在 loi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她贴出来的那几个题,不打草稿心算太复杂了,怎么可能算得出…
: 题我也没觉得很难,但是推导全靠脑子就太神奇了
没有黄庄的测试准
【 在 ji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测基因也是跟风,认知能力四个强两个中。延迟满足能力是强,这个看起来比较厉害 有人测过吗?
那时候,相对现在,需求弱,供给少。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小升初的孩子,如今自己的孩子也都小升初了吧?
: 记得那会儿在北京上普小的小升初途径就三条:保送,推荐,大波哄。一个班40来人,通常只有2个保送进一类区市重点中学的名额,五六个保送去二类中学的名额,三两个推荐生名额(参加区级市级重点中学自己出卷的选拔考试)。感觉那会儿的小升初的政策还是比较公平的,也没有多大压力,小学生在外面上补课班的几乎没有,上拔高班(奥数奥英)的也是极个别少数。推荐生的名额和保送二类中学的名额,只能二选一,如果推荐生没有考上区市级重点,就只能大波哄了。一个班80%的学生都是大波哄,家长和孩子心态也都挺正常的,一点没像现在的家长那么矫情事妈,觉得自己孩子上了差中学,天都踏了没前途了。
: 保送和推荐名额有没有猫腻?当然是有的,比如小学老师的孩子,学习中等偏下,都可以挤掉班里的千年老二,拿到进区市重点中学的名额,把千年老二逼得只能被保送去二类中学。没有重点中学关系的家长,通常也不敢选择推荐名额,多是选择保送去二类中学。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公正的。虽然没有什么统一的小升初考试,但是6年下来,谁家孩子在班里是什么位置排名,也是很明显的,无争议的事情。
: ...................
现在行情不一样了。那时候才5个金。
如果现在的强基政策不变,四年级拿不到高分银,五六年级拿不到高分金,小升初上岸后早点另做打算。
【 在 mshua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考一次大师赛,拿到金银就把奥数之路走下去,或者高分铜也可以。大师赛题目新颖,并且是线下监考,体现真实水平。去看看第一届大师赛的金银选手,现在高三,95%都已经被保送清北了。现在的的线上比赛没什么意思。集训队考试的题目类型大多比较老,好多是往年比赛题目演化的,多刷题一般成绩都不错。
这是一盘大棋
【 在 dcdc1979 的大作中提到: 】
: 掐尖是为国选材。早些年上面觉得缺高端人次,要培养,所以用这种模式。
: 如今,上面觉得大城市要疏解,社~会要分层,要解决民工荒的问题,所以不会用公力去帮助那些想上进的人。上面很乐见一大批人充实到体力劳动者的队伍中。
帝都的奥数主要靠校外,不是非要去人大附。
如果在南方强省,强校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那里没有黄庄。
【 在 selenezz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如果打定主意走竞赛这条路,不去人大附这种奥数强校,就没有机会?
: 我们够人大附应该是机会及其渺茫吧,锁区,不是全方位特别优秀的孩子应该是很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