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了解,一个第三方随手画的界限,肯定我们是不认的啊。
【 在 radioh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注中印关系的朋友们,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 另外要了解一些基本事实:
: 1.中印有很多未定边界,中国不承认麦线,只承认传统边界和实控线。
: ...................
别的不了解,一个第三方随手画的界限,肯定我们是不认的啊。
【 在 radioh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注中印关系的朋友们,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 另外要了解一些基本事实:
: 1.中印有很多未定边界,中国不承认麦线,只承认传统边界和实控线。
: ...................
机关招人居然是招聘??难道不是指定或者自带指标来的么
【 在 zhou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可能是单位自己的规定。
: 我们规定是所领导的最高年薪不超过职工平均收入的5倍,这个要报职代会和院里备案的。绩效分到月度和年度的比例自己定。
: 另外,科学院研究所的领导基本上都是从实验室主任上来的或者PI上来的。给机关什么待遇也都是领导班子定的,多发点绩效可能是为了短期提高管理效率,少发点可能是为了长期平衡,不太可能一屁股就坐到机关那边去了。据我所知多数单位的领导对行政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
: ...................
以前跑高速总担心定速巡航不好退出,紧急情况下有问题,从来没用过。
前天偶尔用了一次,感觉真好。不仅油耗比我自己控制的略低,而且的确省事很多,有情况也一踩刹车或油门就退出了。
真好
你这个我一下无言以对。不过也看领导口味,有的喜欢花哨,有的喜欢全文字的那种。
【 在 zjmi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叫内卷吧,毕竟ppt做得越来越好
md的,天津有个补充公积金天天被人骂,苏州这个一下就干50%,原来是替别人吸引火力啊
偏传统的国企事业单位,以前部门开会就是五个小组长口头汇报工作,最多提前自己写个提纲,其他人手写记录,一般两周或一个月一次。
去年有一次汇报的时候,有个组长用了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恰好机关二把手进来商量事,一看说真好要全单位推广,还问了问这个组长个人具体情况,然后部门领导也说很好,说真的用心了。
从此之后,组长汇报就都是ppt了。内容上图片视频都有了,引经据典各种资料都提供,开篇结尾结构很全,模板样式越来越好,谁干的啥工作首想的是拍照留痕。汇报的前一天,组内主要工作就是改ppt。再往后,开会签到也加上了,每次网上还搞意见反馈,当面不想说的,可以匿名反馈,收集后给领导,形式越来来正式。
进一步,除了组长这么干,现在其他人向组长汇报工作或者领导临时安排给其他人的工作,大家也都是做成ppt正式交流,基本上要交流最快也得等明天了,然后qq或微信上@所有相关人员去听,就是繁简不一而已。你让我随随便便汇报,那是不行的。
今天一个固定资产盘点的事情总结,小姑娘也是 上级通知,工作意义,工作流程,盘设备时照片,与资产办的文字沟通,汇总结果,工作经验心得 整了十来页,发通告让能来的都来听。
也不知道说啥好,当然看意思领导喜欢这样,至少不排斥。
给我感觉就是 有啥资本都用上拼一把,行最好,不行也没办法。可能别人一个什么同学啊亲戚关系就顶了,到时候就不干了呗。
发自「今日水木 on MHA-AL00」
【 在 muscle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yang企,部门只有一个正职,副职一直空缺,部门领导还有两年退休的时候把我从外面叫回来,想要我接班,但是只是她一厢情愿,一把手那里应该对这事儿没什么概念。
: 现在一年过去了,虽然工作部门内部关系很顺,但是出了办公室门就没啥地位,因为没职位。升职的事儿也遥遥无期。
: ..................
就按照神州客服操作。
给你个二维码,然后绑定非本人车就行了,审核五分钟就过了。然后扣分或交罚款。
完事再解绑就行了。
估计因为是租车公司,和政府有什么协议吧。
【 在 bufferp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如何做到的?
刚才最后一看,一个赔了三元,两个赔了三十,百分之一。
年前再也不看了。
发自「今日水木 on MHA-AL00」
【 在 yandong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买完了就忘了吧,别看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Plus」
: --
这样碰个 北京皇城根队 或者紫禁城队 敢赢就是越制
发自「今日水木 on MHA-AL00」
【 在 hyposulph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卧槽 天津卫队太霸气了
: --
这个我今天才注意到这个问题。下次就注意了。反正还有别的银行途径。
另外,我印象 给我推荐的是一折费率的,0.12%
发自「今日水木 on MHA-AL00」
【 在 ajanex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招商客户,当招商是基金手续费最贵的,1.5%,每10万就是1500的手续费,银行渠道里交通银行基本都是0.15,白省1000多
: --
这样啊,那很好。看上三四个月,要行的话,就再上个三五万一步步试试。
【 在 mir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银多策略灵活配置我也有,挺好的,可当成银行存款
再次看到这个帖子,很有道理。只是对于我这样的地区和行业的人来说,先进去再说,想不了那么遥远。
毕竟,再穷估计也比传统行业多些,搞不好赶上了也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