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难道不就是要学这些东西吗???
【 在 S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孩子在西城排名中不溜的中学。学校10来个班,平行分班。
: 据他半年的观察,班里有两三个已经开始学了不少高中的数学了。什么数列通项公式,双曲线,不等式。经常在小范围内显摆。
: 但是我觉得这种野生牛蛙对抗人家rdf之类的系统培养的集团军会比较吃力。那种集团作战的氛围下牛娃会互相促进,就像网上图片里那种接种疫苗之后30分钟的观察期,都在玩命写作业的氛围。
: ...................
初中难道不就是要学这些东西吗???
【 在 S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孩子在西城排名中不溜的中学。学校10来个班,平行分班。
: 据他半年的观察,班里有两三个已经开始学了不少高中的数学了。什么数列通项公式,双曲线,不等式。经常在小范围内显摆。
: 但是我觉得这种野生牛蛙对抗人家rdf之类的系统培养的集团军会比较吃力。那种集团作战的氛围下牛娃会互相促进,就像网上图片里那种接种疫苗之后30分钟的观察期,都在玩命写作业的氛围。
: ...................
新加坡的组屋也是要买的吧,只不过对购买者有严格的限制条件,比如一个家庭只能买一套之类的,所以买的人少,价格比没有购买限制的商品房要低。感觉跟现在的共产房比较相似了。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zf出钱盖足够的房子
: 盖好以后免费分给户籍和社保满5年的人
本世纪初么,知春路的房价也就6K一平,一个月工资可以买一个多平米,贷点款,压力一点也不大。
【 在 kqsj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97年上研,中兴和朗讯来电子系里招硕士,年薪起步10万,那时候请保姆是每月200-400元;
: 现在电子系毕业的研究生,年薪22-25万起,而住家阿姨是每月5000起了。
不知道你们讨论中考分数有啥用。
重点高中在各个区的录取人数是定死的。
你就算这个区所有学生都考满分,也不会增加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啊。
【 在 jan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分源自于做题,也和刷题有关,不过多评论,只看做题的本事
: 2020朝阳区的中考:
: https://www.bjeea.cn/html/zkzz/hidden/2020/0727/76268.html
: ...................
京沪深的话,财产过千的多吧。
40+买房不太晚的话,现在房产最起码也得有15~20M了。
【 在 hugel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薪过百的多,还是资产过千的多啊?
这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女一号太丑了。
一开始差点没追下去。
【 在 canstant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得太像奥巴马了,太出戏了,设定还是双标圣母婊
你们吧...
【 在 Pigh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毫米波很成熟呀
: 如果中间只隔了一面墙,你的手机甚至能成功连上100米开外的基站
区重没有校额到校。
【 在 FSCMaj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是校额到校的那一批?
: 其实他眼里的学霸,到了清北也有很大概率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笨...
也不一定。日本私立只有早稻田和庆应比较有名,还比不上几所公立。
美国的Top 20里也总得有UCLA和伯克利吧。
【 在 snnn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 举个例子吧,我上学那会儿,费了好大劲考上了我们市最好的初中和高中,我当时蛮得意的。现在它们还是我们市最好的公立初中和高中,只是生源变得特别差,高考结果也很差,好学生都去私立了。所以我推断公立大学也会类似。你拿一年6000元学费的大学和一年30万的比师资比硬件,没法比。
: 现在毕业生去处越来越多,阿里、华为之类也挺好的。而这些民营企业根本不在乎你的文凭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只要是名校他都喜欢。国企也是,每年都是大力的搞海外人才引进。你去美国读个理工博士,回来工作不要太好找。放眼20年后,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 ...................
今年数竞集训队人数北京第一上海第二浙江第三。
【 在 Dumbo 的大作中提到: 】
: 集训队总人数长沙吊打其他地方好多年了吧,除了浙江
在西城小升初是这样的,点招的那些考试呢也去参加,考上了满意就去,不满意反正还有派位保底。所以西城也有鸡娃的,这不矛盾。
【 在 sanj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围朋友同事的孩子分布在北京各个区,以海淀和西城最多,其中最亲近的几个人,一半在海淀一半在西城,孩子都差不多大,了解下来看,除了黄庄附近的那些孩子明显要鸡娃一些之外,海淀其他地区的孩子和西城的孩子的学习状态基本没差别。
: 比如,我家在海淀普小二年级,压力不算小,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也算正常范围,比如并没有布置特别多的作业,没上特别多的课外班,周末能保证一天的休息,周一到周五有3天晚上有1个半小时左右的课外班,孩子班里的孩子的状态差不多;
: 西城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家孩子差不多大,也是一样的状态,课外班不比我家的少,课外班的频率也都是差不多的,甚至有几个孩子的课外班比我们还多一些,什么奥数英语钢琴声乐美术,一个都没落下,家长的要求也比我们更严一些,比如每天弹琴要1个小时这种,数学语文的作业量,也都跟我们差不多,甚至比我们要求要高,比如老师推崇自主古诗打卡,班里面一大半孩子每天坚持故事背诵打卡,而我们学校,从未有过这样的现象。。。
: ...................
出口成绩减去入口成绩呗。
例如高考平均分减去中考录取分数线。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加工能力,有公认的说法吗定义吗?
大附近两年是不是有点下滑? 每年全市招30个统筹一,30个钱班,似乎也没培养出来几个Top 2的,是咋回事?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种情况,就是161实验班水平,第二种情况,就是附中钱学森班水平,这是指理科情况。
加工能力这个事非常复杂。主要是因人而异,比方说一个本身水平在高考630左右的学生,去了一个有1/3尖子生,2/3跟他水平差不多的班级,通过努力追赶最后考到650以上,但如果去的是一个2/3都是660以上水平的班,也许心态爆炸厌学了,最后考了610。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版个人觉得需要净化一下,多一些有营养的东西。
: 真正需要的是讨论出:
: 哪所学校的加工能力强
: ...................
直辖市的区县等于省下属的地级市啊。
【 在 missou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朝阳区出区的名额很少,很不公平。
: 不知道全国除了北京还有哪个城市,每个区都可以自行判卷并且中考各区招生政策千奇百怪,有互相锁区的,不锁的也有名额限制。搞得跟高考似的。
: 反正我所在的某省会城市,中考随便考你想去的本市任何学校。
: ...................
书记可以派公安捣毁了你这个会所,知道么?
【 在 no1id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地方你花钱也不让你进的,书记就可以进
: 当然,你有钱也可以建个会所。然后不让书记进。
瞎说嘛不是,中委才100多人,就算小省的书记在中委里边也算排名不低的了。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有100亿的人,不超过1000个。
: 省委书记及其以上级别的人,国内现在有1万左右。
: ...................
今年虽是无法言说的一年,还是记录一下...
我觉得今年个人最大的成绩就是对家庭的贡献了。春节一声封城晴天霹雳,到后来新发地疫情爆发再次停学到暑假,刚青春期的娃从寒假到暑假在家足足待了八个月,中间只有2周返校上课。作为父亲,不管是前期work from home,还是后期正常上班,一直坚持陪伴学习,监督作业和整理笔记,安排线上辅导,疏导情绪,带出去爬山,真是操碎了心,勉强做到了学习没有落下,没有抑郁,体能没有垮,开学后一个月之内的两次重要考试算是survive下来。今年初三,正值K12最挑战的一年,娃是普娃,家长是普通家长,负重前行,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工资收入方面,今年疫情,预计调薪和年终奖金全部泡汤。唯有公司股票涨的还好,估计净收入比去年下降在20w以内,如果不算公司去年额外发的一笔股票,经常性收入实际还略多了一点。没失业就是最大的胜利。
理财方面,遵从国家政策,大部分钱逐渐从银行固定收益理财转移到基金和股票,今年的总收益大概在1M附近,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主要是比较幸运地做对了方向,2月份逐渐把股票方向转到债券方向,4月份疫情好转之后又转回来,躲开了股市和债市的两个坑。明年不知是否还有这个运气。
今年惊闻一位好友患上重病,夜深人静独坐有时忍不住潸然泪下。到了这个年纪,对人生的悲欢离合应该是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然而情绪有时如洪水袭来,不可遏抑。时代车轮滚滚,不敢奢望岁月静好,只愿身边的人平安顺遂。
以上。
其实跟海淀关系也不大吧。
除了育英出了两个化学国集,剩下的基本都是前三小强的小升初点招班上来的,他们是全市点招的。
【 在 ts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城躺着进985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