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不就好了,省掉那么多事
投奔领导的对头。
他都搞你了,你还不搞他?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 在 redbird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意思,也说老板话坏?互相撕逼会不会太难看。官官相护,也不会有人挺我
: :
那跟每月3万的中小学老师比呢?
【 在 tamam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情况下,每月10万的码农活得比每月1万的部委公务员有尊严多了。
: 父母给力的双码农家庭活得比父母给力的单码农 部委家庭质量高很多。
: 这年头大多数事情钱都可以解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值得托人情解决,人情无价。
: ...................
你不会嚼他舌根?
【 在 redbird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忠诚护主,业绩好,唯老板马首是瞻,颇得老板赏识,跟老板相处很融洽,被其他同事视作老板心腹。但有且只有一次,与老板就一项具体工作产生意见分歧,一则和其他同事一致觉得老板的决策确实欠妥二则事关个人职业发展,就提了反对建议。没想到,老板翻脸了,不是就事论事的批评,而是上纲上线甚至人身攻击。顿时觉得心寒。好在这事没多久老板被调任其他地方了。之后偶尔遇见,老板还主动打招呼,就想是不是自己小心眼了。万万没想到,老板竟然在新领导面前说自己坏话(新领导转述的),好嘛,过往鞍前马后的功劳都不提,只罗列了一二三差评,无限放大、话说的还挺重,导致新领导先入为主产生负面印象。
: 百思不得其解,该怎么评价老板这类人?老板是啥心态?我该怎么反击老板这类人?我的问题出在哪儿?感觉自己就是个被随便捏的软柿子。
别人的工作和功劳,如果轮得到你去抢,很有可能意味着那就是个大锅,是个大坑哦。
当然有的贱人,是把锅揽过来,让自己的手下去填坑,功劳算自己头上。
这样的人短期看不好说,长期看没什么好下场。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升职也快,别背锅就行,责任和职务永远是挂钩的,承担的责任越多,职位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个不耽误人家买房啊。
反倒是学校发的房子,纯自住。自己买的房子,直接具备了流动性。
【 在 wq23456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值几百万,是亏几百万,天坑。 举两个个例子。
: ss 在高校上班,不用买学区房可以上附小, 同届毕业的同学nn ,为了孩子咬牙买了学区房, 学区房暴涨,赚了500万, ss工资低, 还住宿舍。
: bb 在某央企上班,是真的好, 单位给解决宿舍, 30平米, 因为住宿条件不错,买房一再推迟, 一住就是15年, 老婆,孩子都住这里。 同届毕业的同学xx, 一毕业租房,忍无可忍,最后咬牙买房, 15年, 房子暴涨好几倍,轻松赚了800万。 bb 至今还住宿舍,领着微博工资, xx 工资高, 还有一套小千万的房子。
: ...................
算好的,读博选错导师,毁十年。
你这才最多3年。
【 在 jackie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互联网整天PUA员工,但是希望员工都是老乌龟不换工作的,所以招聘的时候都要求5年内换工作不超过两次。
: 本人前两年有一段不好的经历,才四个月就被迫离职,现在每次面试都有人提这个。如果这段经历抹去,又通不过背景调查。
: 天哪~太难了!!
县城房地产发展是因为棚户区改造?
国家政策一停就没有了。
【 在 LoveLife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0-2013年,国内大城市房地产一片欣欣向荣,大家都想拓展市场大赚一笔,但苦于大城市房地产都是大资金大投入,自己完 ...
我们TOP3的生源,被业内某985高校吊打。
因为后者进人很厉害,而本校都是混吃等死。
生源能有多重要呢?重要的还是老师自己干活。
【 在 thick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科研需要导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学生不行导师也不可能自己都干,干不过来的,好学生的确很重要,要不国内外名校教授为啥都喜欢招厉害学生。反过来,有环境的话,有些厉害的学生的确不需要导师太多指导就能干好,但这种凤毛麟角,将来出去也属于那种扔到哪都掩盖不了光芒的那种。
: 当然也有老师纯粹沾了几个厉害学生的光,这种老一辈较多,这种就看他组里是不是能持续产生好工作,能的话说明老师厉害。
因为现在高校的综合收益都上来了。
做得好的,收入也很高;reputation、稳定性,全部都有。
而且公司就是冲着当领导,上不了位显然不如高校,大头兵干活都是白干。
不如高校都是为自己做,所谓无利不起早。
【 在 likewind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风水都是轮流转的,
: 你知道20年前, 2000年的样子, 高校老师都没人干么,
: 最好的毕业生都出国了, 其次的进外企了, 再次的进收入高的私企了,
: ...................
很多在国外企业工作的人,只有小部分能青千回来。
拿了青千,可以算老板咯,当然是出头了。老板不需要干活哈。
如果没拿到,就得会干活而且要比较强。那就要看人咯,一直干活来的论文不能少吧。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引进回来的青千很多都是在国外企业任职的呀,按照你的说法都是淘汰下来的? ...
不可能的。假设30岁博士毕业,在企业做10年后的人员,
大部分已经不会干活了,但是在企业又升不上去。
这时候来高校的话,高校专门收被淘汰的人吗?
如果不是被淘汰的,请以高校的准入门槛来筛选。
【 在 goooooo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评为院士而已。我说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必须在企业有五到十年的工作业绩
职称和学校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看产出、收入、项目、业界地位。
如果啥也没有,空title有啥用呢。
【 在 hdzw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版前几天刚说过你这个年龄已经中位数以下了,就算39岁正教授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