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天天拍地,拍地也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地方。预期已经明确给了,新房价格也差不多都出来了。二手房跟着涨就是了。叫一阵子,也就接受这个价格了。之前三万多,也没多少刚需能买得起。现在六万多,还是那波能买得起的人。
又不是天天拍地,拍地也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地方。预期已经明确给了,新房价格也差不多都出来了。二手房跟着涨就是了。叫一阵子,也就接受这个价格了。之前三万多,也没多少刚需能买得起。现在六万多,还是那波能买得起的人。
企业员工工资两万,公积金也就三千出头。没得比啊,而且公积金缴纳基数有上限啊。
亲身经历,某南方县级市,新房房价一直在涨,从6千多涨到现在的一万五。偏僻的地方也七八千了。但是二手房根本卖不出去,因为有大量的新房可以买。所以炒房需谨慎,不要只看便宜。本身没有外来人口,全靠周边的村镇进城买房。比如这几年流行结婚必须在城里买套房...这种地方,房地产不出问题才怪。
反正现在新房开盘都他娘半夜开,然后贷款的靠后。全款也要限期,不然不卖。政府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就是房价要翻倍,至少翻倍。地价高过周边房价,你说房价怎么走?唉...
【 在 niezh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交量如何,会不会和股票一样无量涨停,然后无量跌停啊
苏州常住人口1100万~1300万之间,外来人口大约40%~50%,无锡呢?无锡房价是被苏州人炒起来的。苏州是政府炒起来的。至于会不会跌,反正现在买房还是要摇号的。证明有钱人不少。另外,房子始终在少数人手里,买不起房子的永远买不起。
【 在 redcloth2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论是啥不说了
你太坏了...
【 在 Aladd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还是华为最强
: 没娃都能给你拍出个娃来
: 因为ai认为你有
有前提的,如果影响到社会稳定,那就可以放弃制造业。目前看房地产绝对会影响社会稳定。一个是客观因素,就是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另一个是主观的因素,地方政府的收入还是靠卖地,这个最容易。然后干啥都举债,卖地还债。政府有推高房价的主观意愿。
【 在 ycy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国家的大政策是振兴制造业,土地房屋价格越高,制造业越难,金融系统风险越大,其他的基本不需要多想了
这个有道理。如果把六十多万亿存款余额统计下,应该有说服力。再说了,还有不少不敢在银行存钱的人啊。也是个麻烦事儿。估计政府对这个事儿心理有数吧。
【 在 Bh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再想想你的第一段话。
: 比如10个人在5家银行都开了账户,每个银行都拉到两个人作为高净值客户。
: 最后每个银行都是“手上有10个客户,其中2个客户钱特别多,即20%的账户有90%的钱”。
: ...................
我觉得吧,首先,每个人把自己的存款主要集中在一个银行,这个银行是随机的吧?那也就是每个银行统计出的数据都有代表性。
其次,你觉得银行存款余额几百上千万的人房子多还是只有万吧存款的人房子多?
再次,多数人只有一套房子的情况下,房子值多少钱有啥意义?
最后,大家纠结的是财富的严重不均衡,至于他是2%抑或10%,也都是严重不均衡。
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你的房子值几百上千万,你觉得是自己的财富。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那个财富没有意义。中国房地产超过美国GDP,你用房子换美国任何一块地,人家给吗?
【 在 B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知道概率和统计,你就应该明白大部分人都有多个银行账户,而他们一般会把钱集中放在一个银行。
: 所以即使大家银行里的钱完全相同,对于任何一家银行而言,也可能测算出20%的客户有90%的资金留存。
: 如果你知道概率和统计,你应该明白在中国家庭财富主要是房产的情况下,你用银行资金分布去推测家庭财富分布有多么离谱。招行那个数据才2万亿资金,而光北京地产就40万亿。
: ...................
呃...知道概率和统计学吗?那玩意儿和你个人关系不大。其实别人也一样,只要基数够就好了。
【 在 Bh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几十张银行卡,但大部分钱都在一张卡上。
记得招行最近发布了一个报告,以他的客户数据位基础。也就是金葵花客户和普通客户的对比。个人觉得这个数据基数够大,应该有一定的可信性。按照那里面的比例,确实是2%的人口占有80%的财富。
【 在 Bh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据出处?
根据我的经验,靠近马路,楼层越高越吵。不过,习惯了就没事儿了,刚开始有点不适应。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0层以上可以考虑,买临街的优势是景观好无遮挡,层数低了没景观没隐私空气还不好,那就真是妥妥硬伤房了
唉...还好没人说你不会用。不知道这社会咋了...
【 在 l0086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是疯了,我就说说我这几天使用mate20x遇到的一些真实问题。
: 和造谣有关系吗,用得着见人就咬吗。
照片拍成这样还配用华为手机?赶紧退了吧,华为丢不起这个人.....
开个玩笑,有感于某些人的观点。
手机拍照最好拿到电脑上看看如何,相对来说显示器比手机屏幕好一点。如果还不行,那就看看有没有啥设置可以把美化啥的关掉。
似乎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拍出来的不真实的自己,太真实了反而不想相信了。如果去掉各种修饰还是偏的厉害,那就没辙了。
【 在 zj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图,但都是拍的家人,不想发。我只是在论坛说出实际情况,买了这部手机的人都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之前的帖子都是赞扬华为的,不信可以翻看。
: :
优点是便宜,当然相同价格的国产也很多。缺点嘛,多了,比如显示效果也就值这个价,比如各种广告。实际上所谓性价比就算物有所值吧,一分钱一分货。
我多数市区开,三年了,平均25的时速。这里面13小时开四百多算比较快的了。电车好像都会有续航焦虑,所以大家觉得作为通勤车不错。实际怎么样不清楚,咱是开油车的。
【 在 CRTRIP 的大作中提到: 】
: 13个小时才开了这么点路?
我觉得吧,大家都用512k宽带的时候,觉得2M真的很快。现在都百兆光纤了,也没人觉得足够用了。千兆宽带也会逐渐普及。这东西没有止境。至于物联网车联网啥的,还真不好说。喊了很多年,没见太大的进展。就比如当初的RFID,到现在也活不起来。只是没想明白,为啥美帝选择28G频段来做5G。是为了提高技术门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