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生活习惯,没钱就消费习惯吧。
【 在 ts78963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夫妻来说,更忍不了的是生活习惯不一样,还是消费习惯不一样?
有钱就生活习惯,没钱就消费习惯吧。
【 在 ts78963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夫妻来说,更忍不了的是生活习惯不一样,还是消费习惯不一样?
你要是愿意去那种别人不想去的的地方,比如四五线县城,地广人稀的,现在就不贵吧,一两万的很多。
都想往好地方去,北上广深,那还是会贵的。
【 在 WirelessSens 的大作中提到: 】
: 供给过剩大量空置
感觉你有种倾向,别人踩了你一脚,你就得使劲儿捅自己几刀,然后出来卖惨一副我死给你看的样子。
比如辞职,职场排挤你,你就辞职还不要老公钱然后说全职多苦。你妈给你一床坏被子,你就立刻要自杀,然后说你妈对你多差。
成年人了还是要自己成全自己,觉得全职苦就去上班,月子可以请月嫂,孩子可以请保姆可以送幼儿园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 在 yueyao11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原生家庭非常不幸,父母很早离婚,母亲可能是太年轻就有了我或是性格使然,对我吝惜母爱,若即若离。
: 学历很差,自己北漂,工作努力,租房心酸,渴望家庭,20多岁就跟同样努力的同事看对眼早早结婚,双方父母凑钱首付,那时房价不贵,(我爸妈各出了十万)在五环外买了一套两居室。
: 结婚十年,期间我妈经常不打招呼就自己跑北京房子来住,非说她出钱买了房子,有时我在出差,有时我第二天马上出差,有时我在公司还没下班就接到电话说她在楼下,我们经常吵架,我觉得她没有顾及我的生活,她总是各种理由狡辩。
: ...................
2003是啥意思?
【 在 dearei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个故事当笑话听吧
: 我同省的大学同学,第一年高考差几分,第二年高考遇上了2003年,结果还是差几分。那几年高考改来改去的,每年都不一样。
: 我就简单了,没有复读,本地没有复读的氛围。
: ...................
各管各的吧,他求仁得仁也没啥不对的
倒是他的老婆,非嫁个这种人不离婚是图啥呢,为了大孝儿媳的形象吗?
【 在 deeptec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工作,不要老婆子女,还准备卖房,之后还准备贷款
: 一切为了老人多活1年
: 这样的人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仁者吗?
有钱人拿1kw不算啥,
普通人干嘛要打肿脸买1kw的房子?
找个门当户对的,小夫妻一起凑个200w买个4~500w的房先上车吧
【 在 tarp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不出干啥工作能挣1000w
三年级就没用了主要说的是幼小衔接时候学的吧。后面当然还可以学了,不过越深入就会受天赋限制了。
要是天赋好的,像陶哲轩,人家一直提前学,一直都很牛,谁说没用的。
但是普通人,天赋有限制,比如很多人在大一学代数微积分都费劲了,再提前学更高深的你也学不会了。
【 在 xiaohong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人家学前提前教后面也可以提前教啊,一直可以教完高中,如果孩子愿意也可以提前教大学课程啊?为啥三年级就没用了?
心态好点,不要太相信别的家长说什么没有刻意教孩子就会了。
我小时候拼音学不会,我爹费死劲的每天给我补习了一年多。
我家几个比较熟的朋友,都教的很多。像我家学校每天有2+小时的文化课。我几个熟人的娃有的靠报班有的是看app学的,我嫂子每天会带孩子学2+小时。
大家都挺拼的,你如果上公立幼儿园不报班家里人都废只靠你自己一个人,就是得多投入的。。。
【 在 dreamfly85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正在说服自己继续放低要求,健康就好了
放低要求吧,普通孩子就这样。
想拔尖就是挺难的啊,不管你是体育,玩,性格还是文化课,天生赢的也就1%的概率吧。
一个月学会20以内加减法还不错了,想考到90以上得练的。我跟小区人聊天,说一年级每天50道题做了一学期,考试也就90来分在班里算中等的。
【 在 dreamfly85 的大作中提到: 】
: 6岁了马上小学
: 语文 识字100个以内,从小经常亲子阅读,基本每天晚上讲故事,然而从来不肯自己看,也从不会问家长哪个字念什么,你问几个字或者教几个字,就嫌你墨迹 让你快点讲故事。 看到人家说:没怎么教 看书自己就会了,感觉是天方夜谭。
: 数学 大班上学期大概练习了一个月加减法,学会了20以内的,然而现在还实不实的出错,什么加号看成减号啦,16看成6啦,做10个题至少肯定会错1-3个。
: ...................
归她管可以,归她花不行。
差别在于如果是管,那么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她必须得拿出钱来。我身边不管谁管钱,都是有计划的,年入xx万攒下xx万,到多少了开始买房啥啥的。你们如果打算生孩,那得有房子落户,每个月孩子还得花5~8k,你问问她后续怎么规划这些问题吧。
如果想拿钱自己花,但是对生活没有一个规划,还是别结婚了。。
【 在 any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活国外多年,大龄回国,around35, 遇到一个同样大龄35+的姑娘,大我2岁,
: 两人谈的挺好,都目标清晰奔结婚去的,频繁约会,两个月吧,想把重要核心问题充分做些沟通,所以谈婚论嫁。谈财务计划、谈生儿育女等事情;
: 今天女生抛出来彩礼的话题,我对此了解不多,我以为:彩礼在她哪家庭哪里就是个仪式、面子意思,随口答应了,问我给多少,我说20万吧.
: ...................
你这博弈找错对象了吧,你家的问题其实是你老公的缺失造成的
本来我们普通家庭,应该是老公应该孝敬父母,照顾老婆和未出世的孩子。
现在你们家你老公啥也不干只会甩锅,导致你没人照顾,你婆婆没人孝敬。而且你们都觉得自己亏了,指着把你老公欠的在对方身上找补回来,矛盾就更深了。。
【 在 happyDarle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谢谢关心,就是在博弈,都想争夺话语权。如果这个家里婆婆承认是我的家,做事能够尊重我一下,不要那么强势,也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她做事就不知道啥是尊重,自己想咋来咋来,我也不可能一直忍气吞声,矛盾积累越来越深。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你俩说的都没错。你想让你婆婆走也没问题。
但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这个房子不是你独资出钱的,你老公婆婆出了钱,他们显然想让婆婆在这住。
后边想继续过就是让你婆婆外边租房,你老公不在她来了你别开门咯,你老公在那就没办法了。
不想过只能提离婚了,房子孩子分一下,你用自己那份钱买个你自己住的不许婆婆上门。
【 在 happyDarle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生活一地鸡毛,我实在无法忍受我婆婆,现在我们住在一个屋檐下,谁也不搭理谁,搭话的时候都是在擦枪走火,我老公的意思是等他回来给婆婆在同小区租房,我的意思是我不想再见到婆婆,也不必在小区租房,希望她离开。
: 为此我们争执了一下午,老公说婆婆现在不想走,给婆婆在小区租房,等孩子生下来后可以经常来看看孩子,我不能剥夺婆婆看孙子的权利。我不同意,我觉得想看孙子没必要非守在家门口,她现在就是占着照顾我的名义干着甩手掌柜的事!我老公说我心态不正,不知感恩!说我现在因为有我妈照顾,所以觉得心里有了底气要赶婆婆走,等我妈过几天走了,就又需要婆婆了;说我就是对婆婆期望过高,把对老公的期望寄托给了婆婆;说我现在让婆婆走,就是在赶她走,凭什么想让她来她就来,想让她走她就走。我说婆婆的行为就是在这个房子里养老,眼里没有我跟孩子!老公认为他妈即使在这里养老也是应该的!
: 我跟老公,到底谁出了问题?
: ...................
香港身份高考这件事存一下疑吧。
hk之前是录取分数低,但是录取人数不多。这几年hk的特殊性在减弱,还有大批深圳人民加入,如果你是期待去捡漏大陆名校,未来不太可能发生了。
深圳高考非常难,去hk还是合适的,北京就没有必要了。。
【 在 yellow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需要回国,去外企可以吗
: 或者外企香港分部派驻大陆的机构
: 或者以香港身份高考考回大陆名校大学也行,容易多了
: ...................
hk的优势是英文好,无缝对接欧美那套,想移民可以去
但如果你不是特别想移民就算了,那边也很卷,小孩从小就各种补习班。。
【 在 skyand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考虑小孩是在北京上学好,还是去香港上学好
谢谢分享,那我们还是让孩子坚持一下看看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不学琴,学了坚持还是放弃,除了娃本身的天赋和耐心,更多的是由家长的价值观决定的.我娃也是从4岁多开始学,2年级决定考级之前,都是快乐学琴,打酱油一样的在学,对线下练琴时间和次数没有苛刻的要求,学琴练琴没太多的压力,直接的好处是在学校所有学科中,娃最喜欢音乐课,坏处自然是水平比较差,指法也有很多问题.在决定考级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出来了.
: 考级从2年级下正式准备,到现在5下准备考6级,期间还因为特殊原因手指受伤半年多没学,我们对考级的看法是,还是有必要考一下,不考始终缺乏一种检验,也没有一种技术和水平提升的动力.但考到哪级,要综合考虑.我们根据目前的情况是考到6级就打住.
: 这些年学的各种音体美项目,我们认为钢琴学的最有价值.即使考的级别弱了点,要是重新对考级进行一下规划,目标可能会到9级,但人生没有回头路,时间过去也就过去了
: ...................
其实学琴陶冶个情操也不错。但是非得钢琴弹到几级,就不知道有没有必要。
我看身边普通成人里,弹琴多的,就是公园退休老头老太,还有幼儿园老师弹儿歌,再有我前公司有人组乐队,但水平貌似都没有很高。
【 在 tead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富家子弟不用指望高考,长大不用当社畜,谢谢。普通老百姓,工作结婚生娃后,有几个有时间弹琴的?本大妈小时候学琴,自打上大学后就基本没练过。
老派重点也是按成绩录取的吗?
不是听说主要是派位?
德胜我是听说按分高就能进,不需要去拼运气
【 在 do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可以作为二三志愿填吗?一志愿肯定大家都是选老牌重点。
你不要一直读很多遍啊。可以放十天半个月的,新鲜度就又上去了。
那个记忆曲线是说连续看两天,然后隔俩星期再复习,效果最好的。
【 在 piginskybb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一本书读好多遍,小孩子能接受?
: 我家小的从来不读回头书。一本书最多能接受看第二遍。
我同学里有,还可以吧,已经结婚快10年了。
半路夫妻就是得算的清楚点,别总想着多吃多占拿别人当傻子。。
【 在 tol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少见了吧
: 好比男的带个娃,千辛万苦找了个女的带个娃,俩人二婚。。。最后也是一地鸡毛吧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有什么科普类的简单点的绘本推荐么?
【 在 Jessica072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看见有宝妈问读raz的问题,分享一下我家孩子读绘本的一点经验,其实没有什么技巧性的东西,就是贵在坚持,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坚持听读,肯定会有效果。
: 男孩,5岁3个月,3岁半开始阅读绘本。
: 已读完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