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这个学校官网看了下 一年学费10万+,也不贵。怎么招不到学生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流是自愿,想读高中的一百多分都可以读,参见去年人北联合录取线192分还没录满
上这个学校官网看了下 一年学费10万+,也不贵。怎么招不到学生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流是自愿,想读高中的一百多分都可以读,参见去年人北联合录取线192分还没录满
朝外和中关村比怎么样 老大通过单位上了双榆树 老二单位不管了 只管1个 老二只能在家附近上了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14年有裸考,同事家住潘家园考上了。不过他担心老二考不上要分两个地方接送,没让老大去
40%中关村都是中关村中心本部?另,中关村中学和朝外、80中相比如何
【 在 zat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个学校差不多,都是40%直升中关村,不过即便是被调剂附近也没有太深的坑了。
对个体影响很大 我们高中同届唯一一个北大就是复读的 前一年考的是我们市师专 都说学习和智商有关 为啥有的人复读一年能提高100多分?18岁智商还没发育完全?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学校是53制的,特别是江西那边,他们大学毕业一般才21岁
: 复读从国家层面毫无意义,所以应届生解决户口限制了年纪,复读会导致超龄
: 很多经济落后地区流行复读,恶性循环。高中都读四年,浪费学校资源,导致高中招生量减少,考高中难度增加。北京高中录取率高可能跟不许公立学校收复读生有关。假设一半的学生复读,把他们砍掉就能提高高中录取率15%
提高了多少分?100分?
我老家那边很多复读翻身的 倒不是因为题简单 只是农村的孩子有的开窍晚
【 在 alpha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 我就是复读翻身的 之前就是没学好,再来一年碰到简单题就翻身了。
这不人性化 要是遇到高考的时候突然生了一场大病缺考1-2门 还不许复读 那怎么办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立学校不给复读,只能去私立机构复读。中考复读第二年要减分录取的。高考没有区别,但普通复读机构十几万学费不是小数
卖房可以 朝阳区税务系统有漏洞 我们小区卖房很多这么干的
缺点是赠予要缴税的 不如离婚变成唯一
【 在 liuliu4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做不了唯一.未成年孩子跟父母算一个家庭
那怎么解释 成年人+老人 都是上铺呢
试了好几次 不管几个老人 都是下铺
N个老人+1个成年人 都是上铺
【 在 Watier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铺预留给老人
试了下 用2个老人买 都是下铺
1个老人+1个成年人 都是上铺
老人和成年人买 一上一下 不在一个车厢
不知道系统分配的逻辑
【 在 Beauty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余票里没有满足你要求的组合,分开买,上车再换吧
带老人坐卧铺 在12306购票 一起购票怎么买都是出2个上铺 单独分2次买 老人就有下铺 我在另一个车厢
有办法和老人一个车厢且一个下铺 另一个无所谓
个人感觉差不多
1-生源双榆树中心科学院的集体户占了一半
2-规模一小大很多,中心一个年级就4个班 一小好像10几个班
3-从科学院的3H工程看,最高端的人才子女去了一二小,正研的子女去四小多,副研的子女去双榆树中心多。副研以下的不在3H范围内,有个别去双榆树一小的。
4-从房价看,双榆树中心对应的北里、西里比一小对应的东里房价高。
就知道这么多 供参考
【 在 jianglylyd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榆树中心和双榆树一小这两相比呢?
麻烦问下 2是什么地方 海淀还有这么便宜的房子 谢谢
【 在 weakiw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背景:想在附近给父母买一套,两家分开住;或者附近买一套,小两口搬过去。预算300万
: 1、2层83年房子,格局非常差,61平米,距离地铁口500米。285万,预算内。与当前已经有的房子不是同一小区,步行15分钟的距离。不满意的点在于房子格局差,质量差。
: 2、3层87年的房子,格局一般,52平米,距离地铁口450米。300万,与预算相符。与当前已经有的房子在一个小区,步行距离2分钟。不满意的点在于房子太小,里面有户口无法迁出。
: ...................
这个还真不了解 就知道旁边有个兴华中学 我同学在里面当老师
【 在 hacici 的大作中提到: 】
: 附近有好点儿高中么?
我枣园的房子准备出售 87平米三居 280万
【 在 jt29940 的大作中提到: 】
: 榆垡最好,有往返固安的需求有意者站内
外地也是从幼儿园开始拼 所有家长都觉得自己孩子好 只不过外地是hard模式 淘汰的快
我家孩子疫情期间北京小学不开学送回老家插班上了一个月(孩子爷爷是教师)
北京的期末考试平均分都90以上
老家两周考一次 平均分不到70(我家孩子第一次考了68 哭着不去学校)
老家从小学就把孩子拉开差距了 很多家长见孩子差也就没动力鸡血了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简单了,海淀的孩子幼儿园就开始拼。除了上海没有哪个城市这么鸡血的
是的 记得14年看过这样的新闻 刚搜了下 还能找到 看着挺心酸的
不知道这些孩子后来高考成绩怎么样
http://news.sohu.com/20141208/n406748937.shtml
“你们要去哪儿?”“去衡水,上学”“你家在哪里啊?”“北京”……乘坐Y502次或1487次列车的旅客偶尔会碰上一整车厢甚至几车厢穿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他们被称作“候鸟”,也被叫做“乘火车上学的孩子”,他们在衡水上学,每月坐火车返京后有几天时间和父母团聚。
由于在京务工、经商忙于生计难以照顾孩子,更别提让孩子在身边读书,于是274公里外的“高考大市”衡水成了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家长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上播过,那些孩子的袜子都是黑的,没有人给他们洗,回家的时候家长给收拾干净些。毕竟是小孩子,能偷懒就偷懒了
衡水起码5年前就有北京班了 不知道是不是以衡水中学的名义办的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招生 我邻居的孩子2014年小学一年级就送去了 一个月回北京一次 待4天 其他时间都在学校
孩子没有北京户口 听邻居说北京的过去有4个班 近200人
邻居家无北京户口 打算在衡水上学回福建老家高考 他家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是这种模式高考回福建考到交大
【 在 sdshug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北京教材,北京试卷,一年50万学费,每年招1000人,完全衡水模式。然后高考,定点向大兴、通州 石景山输出,进行高考扶贫,完虐海腚。
: 这个是多赢吧
: 来自 V19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