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华五垫底,其他几个都不屑于带你玩,你还使劲往上蹭,要点脸吧。
【 在 Genius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就高一个非常大的身位了,南大是华五和C9中流砥柱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南京大学华五垫底,其他几个都不屑于带你玩,你还使劲往上蹭,要点脸吧。
【 在 Genius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就高一个非常大的身位了,南大是华五和C9中流砥柱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基础学科拔尖2.0:
1. 北大;
2. 复旦、南大、南开、清华、上交、浙大;
3. 北师、川大、武大、中科大;
4. 华科、厦大、中山。
完整名单: https://news.sina.com.cn/o/2020-09-19/doc-iivhuipp5216882.shtml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3号)等文件要求,在各地各高校申报、专家审议基础上,按相关工作程序确定了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数据来源:中国高考大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07/8021064052001117.shtm
【 在 oner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来源全球造谣
用学校的VPN可以上去
【 在 cavend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Access Denied
: Your organization's Internet use policy restricts access to this web page at this time.
: Please contact your network administrator.
: ...................
这个问题非常经典,我初三的时候做过这道题,需要添加辅助线。想问下你用复数法怎么证的?
【 在 Gofyli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其他证法也欢迎:任意四边形ABCD,AB*CD+AD*BC>=AC*BD,发现复数法比较简单,转
: 而尝试向量法时卡住了
知乎:如何评价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建设质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48369
【 在 siluhuayu 的大作中提到: 】
: 微信上薛姨妈开会说要全力解决。
鄙人愚鲁,没看出来你的回复跟我的原帖有什么关系。我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用再贴一遍了吧。你的回复根本跟我的帖子驴唇不对马嘴。
【 在 talent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混得不好去抱怨学校的理由是因为自己成为了学校最短的那块木板了么?原来抱怨南开的,都是在南开毕业后混得不好的.
: 既然把受教育的熏陶,将来找个好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作为目标,那么我要说,主观能动性更重要,首先学校不包就业,将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学校是无能为力的,就业指导中心不可能派个专家去替你笔试,再派个专家替你面试.而纵观各种需求模型,学校都不可能在你未来的几十年内的生活中持续的提供各个阶层的需求.
: 所谓当她下滑了的时候...这段,更多的是板上抱怨的出发点,而非落脚点.我无意去讨论到底谁的落脚点卑劣谁的落脚点高尚,但不能排除的是有些人别有用心.某些学生面对社会现实,心理上的准备不充分,对于自已所处的位置缺乏准确的认识,尤其是对于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体会不足.而纵观他们的成长历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向来顺风顺水,很少经历曲折,此时应变能力的低下导致了心理上的失衡,类似绩效考核容易受近期的印象影响----这个谁也不能免俗,连国际足联都能给C罗重开投票----某些学生把问题归咎于最后毕业的那所大学,就很容易想明白了.
: ...................
1,混得好混得不好的问题。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读同样的书,毕业后混出了差别这是很正常的,每个学校都是这样,无异议。但是一个学校毕业生的整体水平绝对是和学校有关的。曲阜师范的毕业生整体水平肯定不如南开,同样南开毕业生的整体水平也不如P大。所谓水涨船高,南开毕业生的整体水平上去了,自己很差的概率不大。同样,要是整体水平就很差,那个体很牛X的概率也不大。
2,要不要上大学的问题。当然是主动上的大学了。来上大学为的就是接受教育熏陶,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的。这个时候如果学校本可以更好,平台本可以更高,那当她下滑了的时候,校友为之担忧,从而抱怨几句,希望其能进步,能更好,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 在 talent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混得好或者不好,这个真和学校没啥关系,同样是分数相仿入学的同届学生,为何毕业后就逐渐有了差距?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读同样的书,毕业后混出了差别,要怪学校吗?是不是说瞎话,自己好好琢磨吧.
: 至于你最后问"要这样还上大学干什么?",我觉得每个人最好扪心自问一下,到底是你主动选择的上大学,还是当时除了上大学根本无事可做?上大学这个决定是每个人慎重考虑做出的决定吗?或者根本就是随波逐流?当然要是记忆力好的话,每个人可以复盘一下18岁那年的心情,当时为嘛要上大学呢?十年,十五年,或者20年过去了,自己真的成为自己18岁那年想象的未来的样子吗,是不是成为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