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公道话,吊打特斯拉不值得沸腾
【 在 Smar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宁德时代吊打特斯拉?曾毓群黑科技突破行业天花板
: 2022-06-27 07:00:00
: 提起动力电池领域,以特斯拉的技术最强,4680电池全球领先。关键时刻,曾毓群拿出黑科技,新研发的赛麟电池吊打特斯拉4680,宁德时代捅破行业天花板。
说句公道话,吊打特斯拉不值得沸腾
【 在 Smar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宁德时代吊打特斯拉?曾毓群黑科技突破行业天花板
: 2022-06-27 07:00:00
: 提起动力电池领域,以特斯拉的技术最强,4680电池全球领先。关键时刻,曾毓群拿出黑科技,新研发的赛麟电池吊打特斯拉4680,宁德时代捅破行业天花板。
我虽不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内行,好歹也是永磁电机老手,相关领域都有关注。
那个不叫能效比,别乱用词
即使提到功率密度,都不用产业界出马,高校年轻老师都能把这俩轻松超越,随时可以出来喷死楼主
国内在电机设计、创新上并不弱。
类似TSL的电机,毫无难度;
类似Lucid的电机,如果给的预算充足,成本持平,也能设计制造,都没问题。问题是,要有人肯投。
国内强在: 数量庞大的优秀的设计人才,成熟的全产业链加工制造能力。
在驱动方面,有一定差距,涉及的点较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不过现阶段成熟应用没问题
【 在 cont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内行
: 倒是说说国内强在哪啊
: 【 在 coolf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制造技术或许国内差一些,但电机设计技术中国是第一梯队,不用尬吹别人。另外,up主显然不是内行,从标题到内容,错误随处可见。尬吹国外乱踩国内也非常不可取,甚至很low。但是依然感谢他提供了不少细节,可以开阔工程师的眼界。
我就是做伺服的。我们的产品比松下强。
松下在日本也只是二流
【 在 rex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更不可能了,行业里面不管是松下的伺服还是maxon的空心杯,比国产的强20,30% 就不得了了,
: 强几倍,火星科技啊?
: 【 在 content 的大作中提到: 】
制造技术或许国内差一些,但电机设计技术中国是第一梯队,不用尬吹别人。另外,up主显然不是内行,从标题到内容,错误随处可见。尬吹国外乱踩国内也非常不可取,甚至很low。但是依然感谢他提供了不少细节,可以开阔工程师的眼界。
以上是对视频的评价
至于对楼主,不想说话……
【 在 cont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仔细看看技术分析视频吧
: 不说比国内的电机了
之前没有看发布会,刚刚看了预售发布会,听了讲解,大致明白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就是台增程式;偶尔可以直驱并联。
【 在 coolf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我们聚焦于最后一段话。
: 我总结一下,看对不对:
这一点我同意
纯增程是有可能再进一步的,但效率始终不是最优
【 在 WXTLJX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增程做好了也是个思路,但理想不行
: 【 在 EmperorPi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意思是P3可以断开,P4不能断开。
存在一中情况: 直驱时,发动机直驱前轮,同时用P1发电带后轮(电量低)
【 在 zjheric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很清楚了啊,只有前轮能直驱,后轮要么电池供电,要么发动机发电供电。
: 【 在 coolf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简单问,
: : 1 是否存在发动机直驱模式?
这也是我的疑问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怀疑byd的dmp没这个能力。
: 【 在 coolf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指发动机机械直联
指发动机机械直联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2驱是指前轴无动力输出?
: 【 在 coolf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让我们聚焦于最后一段话。
让我们聚焦于最后一段话。
我总结一下,看对不对:
前后电机看做一个电机,做力矩并联,通过车轮路面机械并联。等于将DMI的P3拆成(P3+P4)。
系统会将进入CS模式的电量阈值设置得比较高,使得电池不会电压过低。
刚进入cs模式时是串联模式(有需要时并联)。
如果工况恶劣,随着电池继续放电,当电池电量过低,就只有串联模式,有余力时充电。
当进入CS且工况较轻,功率需求不大时(如平稳高速),可能进入发动机直驱,此时只有前驱,没有四驱。同时可以按需给电池充电。
即: 存在频繁两驱四驱切换的情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时四驱,也不是适时四驱。
如果以上猜测的策略大体正确,我的问题是,两驱工况占比如何?
如果不正确,想问,发动机何时直联?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亏电/馈电”在行业技术规范中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义范围的指示概念,不过在某些缺乏素养、不求甚解的自媒体口中,它被曲解成了另一种凭空臆想出来的生造词。这种在自媒体口中被曲解并被当作键盘拱火武器的“亏电/馈电”概念,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科学意义。
: 按照现行国际及国内行业标准中的严格界定,对于PHEV混动车型(包括REEV增程式车型)而言,“亏电/馈电”这个概念的专用指示名词是“CS模式”。翻译成通俗语言,“CS模式”的起始点就是:当电量下降到某个阈值,触发发动机介入,并且维持电量在某个损失率范围内基本平衡波动时,这时就进入了“CS模式”,也就是进入了“亏电/馈电”状态。工信部申报目录中的“亏电/馈电油耗”,也就是实验检测所得到的“CS模式油耗”。
丰田自己也吹,暗示bz是“保值”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曰粉还吹稳定保值
: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 据说是电池管理系统出错,低温充不上电的问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那岂不是直驱时,电池的电会更快耗尽?
还是说,直驱前轮时,P1也发电,供后轮电机和给电池充电?
【 在 zjheric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池不会完全没电,只会有电量比较低的情况。
: 发动机直驱,只会出现在高速且非急加速的情况下。
: 直驱只有前轮,后轮一直是电驱。
: 【 在 coolfis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解释了电四驱是没有分动箱的柔性电四驱,这个理解;
概念的划分也同意,是我没问清楚;
我想问: 电池亏电时,发动机依然可以直驱前轮吗?此时,后轮驱动电机的能源来自P1发电(同时给电池充电)吗?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时电四驱』是区别于『纯燃油四驱』的一个概念,这两种四驱架构的关键差异在于:
: 『纯燃油四驱』需要依靠一套繁琐、臃肿的机械传动机构将分流的动力传输到辅驱车轮;『全时电四驱』则完全取消了这一套繁琐、臃肿的机械传动机构,通过辅驱车轮上的电机直接分流输出一部分动力。
: 也就是说,『纯燃油四驱』的主驱车轮与辅驱车轮之间的动力分配依赖于机械硬连接,而『全时电四驱』的主驱车轮与辅驱车轮之间的动力分配通过电耦合实现。
1.4米现在对应的是十岁
【 在 happychang07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搜的:
: 12周岁以下(或1.4米以下)的小孩子不宜坐副驾驶。虽然我国《道路安全交通法》没有禁止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但儿童乘车时坐在副驾驶座位,遇到意外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时的伤亡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 现在孩子初中一般都已经很高了,年龄也差不多14、5,坐副驾应该可以了。
想问,中配这些配置,dmi252版本(尊享型)是否都有?
【 在 zjheri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万升低配升中配,多了以下配置:
: HWA高速道路驾驶辅助系统
: ILCA交互式变道辅助系统
: FCTA前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
航海家不是吹隔音一流吗?
【 在 safari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试过还是道听途说?航海家的隔音可能是同价位车里最烂的...
: 【 在 v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XT5操控性好,航海家舒适性好,另外个人感觉XT5连番减配后质感不如航海家
不会,我用飞利浦电压力锅,用随机的食谱做,一点不柴。食谱中不加水
另外,拆很有可能是压力大了。如果用传统的高压锅,不论什么肉,都柴。传统高压锅就是毁肉利器
我分析要保持肉不柴,有两个办法,一是用微压;二是炖之前油煎锁水,此时不用高压锅,就用炖锅,一直大火,千万别用小火,用小火才柴。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炖牛腩牛腩的瘦肉部分口感柴,炖猪肉也是一样。哪怕肥肉都炖的快化掉,瘦肉还是柴。
: 据我搜来的知识,压力锅内温度高,瘦肉容易失去水分导致口感柴。普通气压下小火慢炖才是王道。
: 你们有这种感觉吗?如果是燃气高压锅炖牛腩瘦肉柴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