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狗不挡路,肉车司机的心理活动原来这么搞笑
【 在 freeshierly 的大作中提到: 】
: 省力?
南亚 西亚 北非 美国西南部有城市的地方夏天都没有北京上海气温高,澳大利亚内陆更是无人区了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南亚,西亚,北非,美国西南部,澳大利亚内陆。
大部分体感热的地方其实只是晒, 国外经常会有这种感觉 气温也就10°但就是晒的得穿短袖
只论气温 全世界比北京上海热的地方恐怕只有中东。。。
【 在 Giveme5 的大作中提到: 】
: 巴厘岛八月份非常凉爽。我去的时候很惊讶
: 大晴天大太阳,但风是凉爽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因为河南人多,北上广深的河南人都是前几名
【 在 delIguaz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河南人钟情于杭州呢?大家分析一下
: 毕竟也不接壤交通也没那么方便
4/5全世界都这样 不发达国家也一样
【 在 xtfj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很多人觉得中国汽车工业很发达了,之前去过一次德国,才能感受到真实差距:
: 1、德国满大街的出租车都是奔弛等豪车
: 2、看不到中国车
: ...................
江上清风
【 在 jj1881083272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2年5月27日凌晨2点半左右出生,求赐名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你家孩子裤缝和jb一样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newssmt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裤缝,看教材的图片风格都是裤缝,应该都穿了裤子了。
: 真是啥人有啥思想,自己思想不健康吧
相当于四环附近的天通苑吧,均价6w左右 你的普遍十万哪来的?前两年开盘的金茂府才10w左右
除了民治那片的农民房,龙华还真没什么比较破的二手房,基本都是10年内的 北京的二手房才叫真破
【 在 MichaelB 的大作中提到: 】
: 龙华那地方在我的认知里基本等同于天通苑
: 十四五万确实是智商税了 但是普遍新房都要十万了 二手房里比较破的还有六七万的价
: 相比而言北京对上车很友好了
: ...................
太能扯了,龙华均价也就六七万 而且深圳增送面积非常普遍,实际单价要比北京低的
非得看最贵的豪宅 那是自己找刺激
【 在 MichaelB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了深圳上海会更绝望的
: 龙华那种鸟不拉屎除了富士康啥都没有的地方都十四五万 真是刺激我了
: 深圳湾都三十多 哥们一高兴直接买两保时捷
需要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
【 在 GTR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应该直接劝退?
: 补充一下是DSG变速箱,目前运行良好
可以是可以 但是路况变化太快 维持不了几秒钟就得换别的姿势了 小腿很累,除非不赶时间慢慢匀速开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做不到把踏板踩到某个深度后,放松肌肉的同时(利用腿的重力)保持住踏板的深度位置吗?
是的,但问题是关不掉啊
【 在 john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一种选择总归没错,不习惯可以关掉不用
告诉前车靠边别挡路 国际通用开法
【 在 ric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面追过来顶着前车屁股,然后伺机窜到别的车道。
: 看到这种我都马上减速腾空间让他变过来。
: 要不一会就瞎逼变过来别你一下。
: ...................
单踏板模式就是为丑国那种地广人稀、司机普遍又快又猛的路况设计的,
本来就没考虑国内各种肉比挡路,一会加速一会减速的这种情况,
就北京这路况,小腿时时刻刻无法放松,像油车一样滑行多了腿都得抽筋,用多了小腿怕都会比大腿粗
无论是taycan、宝马i 还是国产电车 驾驶感受都比特斯拉强太多了,不理解舔点在哪
影响应该不大,备孕的基本都不会去打针
【 在 brigid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失忆了,去年3-6月份正是打第一针高峰期,当时宣传打针不怀孕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
等灯时尽量往前停 不要被大车挡住左右视野 绿灯亮时就可以大脚油门了
【 在 ric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边视线被左转车遮挡,右边被绿化带遮挡。
: 太容易鬼探头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呵呵 书也没读过非得硬装 别揭穿了又扯什么精华,学了经济学两个概念就生硬的往上靠 到底谁在抖机灵?
概率学过没有,拿个例反驳普遍现象,拿国与国之间关系当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有逻辑?
又没读过书又没出过国 就别装了
【 在 feeling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这水平,你可别出来现了,连逻辑都捋不通
: 过犹不及虽然出自论语,跟它是中庸的精华并不矛盾,这也不是我说的,但凡讲中庸之道的都会提及过犹不及,你以为你偷换个概念,抖个机灵,就能改变事实?
过犹不及是《论语》里的了 多读点书少出来丢人现眼了,你是不是觉得往边际收益上扯显得自己很高明 呵呵
【 在 feeling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既不懂中国,也不懂西方,更没有掌握中庸的精髓。过犹不及不就是中庸的最大特点么?这不就是西方经济学里边际收益小于零的时候,投入越多,总收益反而会减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