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这种情况通常是对科学问题解析不够
【 在 kick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绕一个目标,有几个科学问题,应该也可以。
不可以,这种情况通常是对科学问题解析不够
【 在 kick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绕一个目标,有几个科学问题,应该也可以。
这个社区还有考研的人呢。。。
【 在 digbigh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背定理.
: 然后就是推导定理.
: 要明白线性代数的精髓在于变换,把非对角变成对角,复杂转换成简单,
: ...................
你哪里能看出来睡过了???
:D
【 在 su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卧槽。你这种吊样子会让女人害怕。。。而且睡都给你睡过了,就别瞎感动了
考核一定要严格,不然学校里全是关系户,普通老师更没有机会了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要通过论文、项目来衡量人才?
: 因为天才不需要这些东西来衡量,你要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在什么地方都不要紧,论文有没有人引用也不要紧,只要同行承认你证明,就自然有无数荣誉。尤其是现在,你投稿被拒,发自己个人网站,别人也能看到,别人也抢不走你的成果。
: 文科有理想的人物,写下的东西有的是要过几百年甚至千年后让人看的,怎么能指望现在的人明白或者给与回报?
: ...................
女生的工作动力不足,能力上潜力不足。看着一般的男生在“压迫”下爆发力非常强大。
【 在 proteldxp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关注女生被男老师欺负,但是更多的是男老师,尤其是优秀的男导师不招女生,歧视,这点社会上都不敢谈
关键的细节需要在研究方案里表述清楚,而且还要能说明可行性。基金的模版里都有。
写得时候需要让大同行专家能理解,如果别人不理解给个差评,那就是基金没有写好。
【 在 ic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太自信了。
: 做科研会发现细节很重要。表面通,实际不通。就像学生做论文,一开始想搞个大题目,一具体就傻眼。
。。。。。。你在学高数的时候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学的?你能体会到每句话每个定律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吗?
要让大同行能看懂其中的逻辑,小同行为你的idea激动才是好本子
【 在 ic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怎么判断?除非小同行。
都一样的,无非是逻辑严密的说明实现这个关键材料所需要揭示的基本科学现象、规律、机制,很多项目关键科学问题凝练不清,就是写申请的人自己认识不清,很多很难的问题要能解析出来,才能让相信申请的人真得搞明白了。
【 在 rCRH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领域不一样,有些领域就是某个关键材料,这个解决了能带动相关领域发展。
其实没有太多非常精彩和困难的试验,如果注意力在这些试验上,那对项目的把握和理解还不够,重要的是项目整体的逻辑,初步的结果也是在这个逻辑里用于佐证想法可行的部分。
【 在 rCRH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有初步结果的呢? 想做的被实验所验证但是仅仅能证明而已。
不是精彩,是申请书的内在逻辑严密,这个能做到的太少了,内在逻辑严密了,就能让人感觉能做出来。
【 在 thisisshuimu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的精彩的 是做不出来的
: 写的没那么精彩的 才是能做的出来的
: 但是,写的不精彩 打掉你腿 你还怎么做
一年200元也承担得起,效率提高很多
【 在 pixYY 的大作中提到: 】
: 坚果云的个人免费版:空间1个G,上传流量1G/月,下载流量3G/月
: 这么小的空间和流量,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推荐,不是托吧
: ...................
黑到你根本不知道有项目,项目就发到关系那里了,然后接项目的人找一个中国博后完成项目,钱花不掉就系里要好的老师每人一个工作站
【 在 aventador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回复国外也拼关系,不知道国外拼关系能黑到什么程度。我曾参加过一个部队的招标项目,那简直就是周星驰考武状元的情景,只要关系够硬,什么规则都是扯淡的
体力不支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分精力的事情太多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只关心手头那点事
【 在 hitlby 的大作中提到: 】
: 40岁了,还在自己做合成,烧炉子。好处是所有实验现象都在自己的大脑里,变成了有意义的经验,不过体力确实不如从前了。
不是明天才公布吗?
【 在 cac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运气比较重要,我是两年没中停了一年,18年上会了没有拿到,今年中了
华为既然干了,之前肯定有铺垫,华为在很多看着虚头八脑的领域撒钱,比如给敝校撒几百万,做做DNA存储。光刻机这么直接的东西,华为肯定有布局。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到一个细分的领域,经常不是0.9和1.0的差距,而是0和1。无论是买来的偷来的骗来的,还是猜出来的摸出来的,用牙啃出来的,只要有了就能搞定,没有就只能发呆。
不会是从零开始搞,都会找到相关的研究基础支持,很多事情不搞是因为经济因素,经济上完全支撑的时候,不一定搞不出来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核心的东西不是拼命就能搞出来的,这需要灵感和运气,需要花钱花时间去实验。华为如果全力攻关这个方向,希望能在3到5年搞出来。两年搞出来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偷到了现成的资料。
鼓励大家访学是好事,到了一定年纪,谁还愿意去国外呆一段时间呢,愿意去的人大多数是愿意主动求变的。
【 在 pinkjasm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教育研究部门有很多地方可以节流,更好地统筹经费。比如访学项目,这次由于航班问题,延期的访问学者的生活费继续由国家支付;机票暴涨,比正常价格高了8倍左右,这些都由国家买单。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有访学经历的老师是不是比没有访学经历的老师工作更出色。
难看,土气
【 在 dingoc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折扣入手,感觉挺好看的,Loro Piana的小山羊绒衫品质真是没的说
: @macrocisco 斑竹送积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