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一些人类学的书籍,到底是谁想当然,而不是拿某个小说来举例子,现在的小说都是霸道总裁迎娶各种作、事逼女,多人还只爱这一个,现实生活中你信吗?你的财富和二马平均下,也够进全国前100大富豪了,你平时乘坐私人飞机出行吗?
文人、墨客大多伏案工作,甚至熬夜创作,缺乏锻炼,如果营养补充又不足够,抵抗力肯定比不上体力劳动者。现在一些卖方研究员、基金经理三四十离世,本质也类似,过于繁重的工作和压力,身体过渡透支。
工业文明之前,人的寿命主要和环境安全性、医疗状况和营养高度相关,在农耕社会,没有抗生素、没有疫苗,儿童面对疾病侵害的抵抗能力,都远低于成年人,更易夭折。当然,成年人死亡率也远高于现代,一个胆石症、阑尾炎就能要了一个壮年的命,妇女产后感染死亡更是育龄女性重要杀手。但是这些并不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只是一部分人。20-50岁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去医院多是头疼脑热,肺炎这类疾病在这个年龄段很常见吗?只有抵抗力比较低下的壮年才会更侵袭,比如一些免疫系统有缺陷或者长期营养不良者。而肺炎在儿童和高龄老人中依然常见,孩子中更是以3岁以下孩子为主,如果没有抗生素和良好的医疗条件,这些孩子绝大多数同样要面对很大的夭折风险。
晚晴和民国时期,大量的小说、自传等记载了人们日常生活,那时候我国的医疗、营养情况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差不了多少,看看每个家庭儿童死亡率有多高,是每个人30左右就挂了吗
《全球通史》第一章有关于原始人寿命的论述。
以下为书中内容——其实古人寿命并不短,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为10%,和有医疗条件的工业化社会差不多。原始人的死亡多源于意外受伤缺乏医疗。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他们以收集食物为生,包括打猎和采摘植物。他们的食物种类远比当今社会来的丰富,从营养上来看低盐、低饱和脂肪酸、低碳水化合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打猎的时间也不长,每周约15个小时。劳逸结合,所以他们很少会患现代人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静脉曲张、溃疡、结肠炎等。此外,那时候没有阶级、没有权威、没有男尊女卑,人们幸福快乐,简直是世外桃源。
我再补充下,当人类从涉猎、游牧改为农业社会以后,大幅提升了生育率,但是由于被限制在固定的土地,单位产出无法大幅提升,由此导致了更严重的营养不良,人口密度升高也更易被瘟疫侵袭,使得婴儿夭折率增加,人均寿命更易被拉低,但相比游牧族群而言,人口数量带来的大幅上升,才能孕育后续的人类步入工业文明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基本都是想当然
: 拿儿童夭折比例高来说事,前面我已经回过好几贴了,不再重复叙述,你可以爬楼看
: 客观事实是,过去成年后也照样寿命没那么高。我主贴里提到的勃朗特家四个孩子,其它三个都在20多岁都去世了。那个年代,霍乱、肺炎、天花等等流行病夺命不分老幼
: ...................
0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