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个鸡儿
【 在 googleas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期待个毛线,40以后老得快
【 在 Fresh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上就四十了,心情还有点激动的,毕竟进入2022年就开始期待这一天。我觉得四十岁将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_^
: 18岁之前的我都是混混沌沌的状态,心智未开,没有自我认知,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其实哪来的那么多“应该”呢,只不过是被父母保护太好也足够顺利。到30岁之前,还是没长大,没个性,没憎恶或偏好,啥都喜欢、啥都可以的状态,迷迷糊糊,内心总恍惚自己才二十岁。
: 三十岁以后开始遭遇人生的暴风骤雨,以前那个小迷糊蛋好像突然被倾盆大雨浇醒。开始有了不喜欢的、厌恶的;开始学会拒绝,开始思考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然后尝试~失败~反思,思考不清楚,那就再尝试。
: ...................
工资够高的啊,肯定是外企的小领导
【 在 nianru20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在美资外企,乐呵呵的混着
: 最近俄乌冲突,西方对俄的制裁,外企直接就停工退出俄罗斯,让自己有点惊醒了
: 开始担心哪天中美摩擦升级,或开始实质性脱钩,更或打4v,参考对俄的制裁,就锅从天降,直接失业了
: ...................
问题是提出了,但是目测解决不了,互联网公司太鸡贼了,管不了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1.
: 互联网行业吸引过多的科创人才。
: 本来应该去做大国重器的985优秀毕业生 都被所谓高薪吸引去做买菜APP了!
: ...................
房子太多,空着的都不少
【 在 shanheyongj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自有率太高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女的不够漂亮,鉴定完毕
【 在 OuNiJ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bbs.hupu.com/52719095.html
: 和女友在一起两年了,同居之前都在上海工作,因为她要换工作换地方住我就提出干脆住一起。一开始两个人还很腻歪可以经常出去约会吃饭游玩啥的,但时间久了发现真的有很多小事会引发矛盾,有性格上合不来的地方,也有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被放大了吧,总结一下就是下面几点:
: 1.我们俩从住一起开始房租就一直是我一个人出,我个人觉得倒没什么,两个人在一起本来就是男方要付出多一些。但是我比较不爽的是她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于有一次我身上的资金周转不开想让她帮忙出一点她就一脸不情愿,而且还像是在恩惠我一样。这点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就是当你觉得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在他人眼里是理所应当,本该如此,就会感到特别不爽。可能她平时看抖音那种情感文案太多,觉得恋爱中就应该男方付出,所以我对她的好她觉得是应该的,是我的义务
: ...................
让你知道给你发了多大的红包,记着点李总理的好吧
【 在 Galax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税申报年终奖为什么提供了2个选项?谁会选缴税多的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2110」
可能是少见吧,但真的有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71584783066762503
【 在 rich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i4根本没有双门版本
见仁见智吧,个人觉得很好看,也很有辨识度
【 在 PaoloMald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个大鼻孔太难看了
基本都是嫌少吧,其他人更多,人比人气死人
【 在 badu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
看质量
【 在 Rukia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在家庭生活版发,没通过。
: EXCEL里筛选了下,今年一年发现夫妻生活才12次。
: 夫妻双方都34岁,孩子3岁,这个状态正常吗
混得好的自信,混得差的躲躲闪闪,反之不成立
【 在 dmyk 的大作中提到: 】
: 混得好的才自信用自己的
: 混的不好的,一般要低调
: 本青微信里,用本人头像的基本都混得很好,当然反之不成立
曲速引擎是yy的,实现不了的
【 在 cainiM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如未来人或者外星人发明的曲率引擎,并且突然从100万光年以外的地方跑到地球上来,这个不违反信息传递速度不大于光速的理论么?假如真的发生了这件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自主随意,做好贬值的心理准备
【 在 cathy0898 的大作中提到: 】
: 次新房 ,预期总价250万,主要考虑交通便利 。
: 麻烦推荐一下。
: 在北京没有购房资格
即使你可以,但广大的老百姓并不能选择
【 在 dkstfeb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然想干金融就可以做,但是我脑抽干实业了
: 来自 DVC-AN20
关键不是你想干就能干
【 在 dkstfeb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国内经济脱实向虚,后来才知道,因为中国经济是,既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政策经济,政策没有长期连续性,干实业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连续性,企业家需要判断到底赚不赚钱怎么做,如果你是市场经济我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如果你是政策经济你鼓励干啥我干啥。但是两边其实都不是,政策大战略也能一年一变,去年反垄断今年就不反了,去年房住不炒今年不提了。说句难听的,没有长期预期稳定性,怎么搞实业?
: 所以,就算搞实业,更多也是赶紧上市然后割一波韭菜离场,而金融或者务虚的产业,随时可以脱身可以变换节奏和行业,反复左右逢源怎么样都能赚到钱。根本原因是这样。
: 来自 DVC-AN20
参观一下中纪委
【 在 water0me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末在那边待大半天,瞎等着不好玩,不知附近有没有什么适合大人玩的地方,书店,瑜伽馆,咖啡馆等等都行,求推荐